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四章 赤菊花开,屠野千里(二)(2/3)

着烁烁光泽,空气不那么潮冷难闻了,还带有泥土的清香。

“美人如玉剑如虹”徐意翾见到的就是这样的景象。

窗边,周身雪白的狐裘将徐殊阳裹得密不透风,倚在石青缎面的软榻上,就着那些自然光线看书。白得发青的手指微露于外,执书的手势却很精神。向上看去,纤长的睫毛下,点漆的瞳深刻无波,脸色也是白得发青,倔强的嘴紧紧抿着,透露出其内心并不像身体那般羸弱。而随身小厮出鞘正在拨弄炭火,一身酱红色与红润的脸相映衬,显得他生气勃勃,与病恹恹的小主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见兄弟妹们来此,徐殊阳不禁欢喜。他久病,府中的人也都习惯了,所以生病时反倒不如他人受重视。原因无它,他病也不是了不得的大病,只是体质较一般人弱上许多,一病连一病,淋淋沥沥的连月不止。大夫前前后后也看了不少,都只有一个结论:他徐殊阳这辈子,是要与病榻缠绵定了。纵然日后调养得当,也只能深居简出的供着,动不得半分手,使不得一点心。

略略说了些话,徐殊阳便有些乏了。众人见他不爽利得很,只得住了,都退了出去。

长晖园又恢复了以往静谧的样子。

“公子,夫人有多日没来了。要不要出鞘去请请?” 小厮出鞘关切的问。

徐殊阳缓缓道:“不必。年关了,想是有事要忙。”心却不免难过了一下。

近两年娘不太待见他了,这是府中众人皆知的事情。也不难解释,他的生母姜氏家里是经营面作坊的,兄弟众多,父母都不太待见她。恰逢临街有个屠夫见她有几分姿色,要讨她做小,姜家贪他几斤肉,竟是答应了。这姜氏也是个有心性的,死活不从,从家里偷跑了出来。她也命大得很,独自走了两座城还没有被追回去,是大夫人陈氏从街头救下的。

起初,姜氏是作为徐府的奴婢留下来。半年不到,不知耍了什么手段,爬上了徐浩隐的床,又迅速的怀了子。徐浩隐无奈,却也只让她做了妾。姜氏难免悻悻,只是儿子出生后只是病着,并不如个健康孩子讨人喜欢。她纵有天大不甘,也只能忍着,却是越来越厌恶这儿子,认为她如今的不受宠全是他的缘故。

姜氏的心思没人比她亲生的儿子更懂。徐殊阳从前年龄尚小,还不太明白这些,但过了年就足十三岁了,母亲的喜怒好恶他都能较准确的感受到。其实姜氏是有想好好照顾过徐殊阳——虽是拿来上位的工具,毕竟是亲生骨肉。可是怎么也不见起色,后来就慢慢淡了。

幸而陈氏是个好主母,并没因姜氏的种种行为亏待过徐殊阳。这孩子爹不疼娘不爱的,几位夫人都是敦厚良善之人,对他也是关爱有加。不然以他这身子,能平平安安活到现在?

徐殊阳承众夫人的情,对她们及其子女均存着感恩的心思。众人看在眼里,都是心疼,连徐浩隐也觉得亏欠了这儿子不少。只是要他多加上心,又因着姜氏打消了大半,怕她又拿他的不忍大做文章。连送个狐裘也是借了陈氏的名义陈氏的手,甚至都不常探望这儿子。徐殊阳也极懂事,从来不怨天尤人,相反,他对未来存着美好的想象,以坚韧的精神与生命抗争。缠绵病榻十余年,书读了不少,兄弟们也常讲时事与他听,不觉养成了勤思考,耐倾听,擅分析的性子。

随着年岁渐长,徐殊阳不由流露出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十三岁,正是一个孩子成长为少年的年纪。徐殊阳的心比他的人长得快很多,也大很多。他早已不满于书中的描写,想要出外亲眼见识一下,又受限于己身的不能完全行为,十分苦恼。

刚才听二哥说起长安的种种,让刚长成的少年动了心。他想走出去看看,只是苦于没有理由,苦于这孱弱的身。

徐殊阳盯着书页发呆……

出鞘看了看小主人神游太虚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