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十八章 大年起惊雷(十三)(2/3)

脚下,亦或是

陈家和林家,黄家一样,都是福建一地好几百年的大家族,就像一颗根深叶广的大树,这颗大树有一个名字,就是宗族;在几百年间,这颗大树分支出无数的枝桠,有主干,有枝桠,就是宗族里的各种族长,长房,二房,以及后面的三房,再有各房又分支出去无数房;这些枝桠从主干上汲取营养,而枝桠又回补给主干,就是宗族与各房的互补关系。

当然,也不一定全部是互补关系,明太祖时候,定下了‘皇权不下乡’后,地方的宗族势力成为了乡下一级的主要治世力量,在一开始的时候,确实是有利于乡下地方的管理,各家也能够安心生产,相互间也是相礼相亲。然而,人生而来,本就是带着自私的属性的,有了私心,那就开始有了争斗,有了争斗,就会开始有各种各样的矛盾,族长一支弱了,被压制了,二房势大了,夺了族长的位置了,或者是说三房没落了,家产被长房二房稀分了,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到如今二百多年的时间里,光鲜的外衣下,掩盖的是怎么样的“互敬互爱”怎么样的你死我活,恐怕只有自家人知道。

自古以来,农事就是一切封建王朝得以存续的经济基础,农事顺畅,才能有足够的税收,才能够有足够的力气去经营高高在上的王朝政治。而这一切,靠的都是乡间的宗族势力,他们负责种田,负责收租,负责交粮,还有负责各种各样的徭役。这一切的一切,都要求有足够多的人口,只有足够多的人口,才能保证一族势力在乡间持续强大下去,只有足够多的人口,才能保证族中的一切不会被外姓人侵吞,只有足够多的人口,才能保证种上足够多的粮食,才能保证上交定额的税赋。

但是,这几百年间,人口的增长超过了土地的开发速度,而后继续超过土地的利用效率,而后继续超过土地的可持续开发,再加上封建王朝特有的一个特性,土地集中,土地不断的被各种各样的豪强势力搜刮一空,最终导致的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口无地可种,也就有了越来越多的像陈家,林家,黄家,郑家这种专门投商经济的人。但是,他们的根,还得连着宗族,还得连着宗族的土地,他们经商,为的是有足够强的经济实力,而后用去搜刮别人手里的土地,每每遇到天灾*,就是他们代表的宗族大出手的时候。慢慢的,他们也就成了豪强势力中的一员,为了维持这一份来之不易的权势地位,他们也越发侧重经商一路,但也仅仅是侧重。

这样看来,陈老爷在福建陈家,也确实没什么影响力,儿子质押在族中,自己在外辛苦赚钱,到头来族中拿了大头,而自己得到的也许仅仅是每年大年之后,在族中祭祖时候的祠堂一跪,再有就是,族谱上的三笔淡墨。

在陈老爷看来,他用妾生子换回了家中长子,并不是自己私心里有什么严重的想法,自己仍然还是为族中做着事情,还是会像以前一样,一切的一切,自己这边都不想改变。把长子还回来,也是希望能够跟在自己身边,好好的学得一些经商理事之道,到时候也能更好的为家族服务,要说有私心,那也是盼着自己这一支能够和和顺顺的繁衍下去。

时间也已经过了将近半年,福建陈家也一直没有明确的态度传过来,陈老爷自然也就安下了心思,或许,自己的私心还以为重一点,陈老爷如此想道。

陈老爷如何加重自己的私心,别人不知道,但黄珉荣和林家老爷的私心,却也明了了起来。

“或许!这次回去,咱们可以去拜会一下陈家的老爷子,顺便就”林家老爷话不说完,看着黄珉荣,一副你应该懂的样子。

“他陈匹夫倒是做得一手好买卖,那个纸厂我可是听说了,也是那个宋家小子帮他捣鼓出来的,说是以后还要搞一个什么烟厂?想来到时候也必然是一个赚钱的买卖。再有就是上一次那个拍卖所,最后陈老匹夫一个人就分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