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十二章 往事重提,师恩如父(2/3)

后情绪就低落下去了,不过他还是不动声色的追问道,“那应该是前任县令在任时候的事情了吧?”

曾颜良点了点头。昌大叔死后不久,前任县令就离开了衲岩县,而后这衲岩县令就换成了梁秋荣。

杜亦霖沉默半晌,似乎在思考什么,曾颜良也不知道这位王爷为何会对自己以前的事情如此感兴趣,他更不敢打扰王爷思考,只好端正坐在不出声响。

过了一会儿,杜亦霖才回过神来,他笑着倒了杯茶水推到曾颜良面前,曾颜良急忙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然后放下茶杯,依旧端正的坐着。

杜亦霖笑着摇摇头,轻声说,“那县令梁秋荣向朝廷上的奏折里写着是你勾结那些匪徒一起抢了官银,可他却没想到有人会给他加上一顶养虎为患的帽子。这个人在朝中没有根基,现在他只能垂死挣扎。可不管他最后结果如何,他上过的折子都不会有所改变。要想洗脱你身上背负的罪名,只有将那些匪徒捉住,让他们指认是否与你有所勾结。”

曾颜良也知道这件事并不是那么容易办到的。他想了想,抬头对杜亦霖说,“王爷,轩蓉和冷老先生都曾经告诉过我,他们说官银被劫这件事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件劫案。这事情背后可能还有更大的阴谋。我曾颜良身上背负的罪名是小,朝廷社稷才是大。”

“你们能这么想,实在难得。”杜亦霖浅笑着说,“你果然与冷姑娘不同。”

曾颜良一听这话,急忙摇头,“王爷,轩蓉一定也是这么想的。”

杜亦霖摆摆手,“这几天你和亲卫们一起去凤泉岭上寻查,不要单找事发周围那么一点地方,到山林里去问问猎户什么的。你对这附近比较熟悉,对这里的人也比较熟悉,这件事情由你来做最合适不过了。”

曾颜良闻言,急忙起身抱拳领命。

杜亦霖这次带来的亲卫加到一起大概有一百多人,他吩咐亲卫首领从中拨出了三十人组成一个三个小队,其中一队交给曾颜良带领。

亲卫首领带着曾颜良与另两支队伍的领头人一起研究了一下行动方向,他们将搜索范围扩大,预计在凤泉岭上过上几夜。

为了以防万一,亲卫首领让书斋的下人出去置办这次行动需要的东西,干粮衣物还有些绳索之类的。

准备这些东西也需要些时间,于是队伍定在次日傍晚出发。

他们这些事情虽然是尽量隐秘的去做,可如今他们毕竟是在衲岩县城中,这里一丝一毫风吹草动都躲不过县令梁秋荣的眼睛。

县衙议事堂中,县令梁秋荣背着双手不停的踱步。在他身边,几个县衙官员和几个本县富贾都苦着脸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这时,一个衙差匆匆跑进来报事。

“老爷,书斋里面出来人了。他们好像在置办上山要用的东西。”

梁秋荣一听这话,脸色更差了。

他挥手打发走衙差,然后闷哼了一声,又背起手在屋中转圈儿。

这时旁边一个官员轻声嘟囔一句,“要置办什么东西,跟县衙说一声儿不就得了么?王爷他可真是见外……”

梁秋荣狠狠瞪了那人一眼,气鼓鼓的坐回上座,冷声道,“王爷做事自有主张,我们这些小官小吏没有资格乱说话。”

那名官员知情识趣,闭上嘴不再说什么了。可他身边一名穿着华贵的人又开口了,“他们置办上山用的东西,就是要到凤泉岭上去吧?县太爷,你可是派了手下在凤泉岭上搜了几天几夜也没找出什么来,万一这次让王爷找到什么蛛丝马迹,那我们衲岩县……可就悬喽。”

梁秋荣一听这话,气的手都有些哆嗦。

官银失窃之前,坐在这里的这些人还都与他称兄道弟,摆出一副荣辱与共的样子,可现在再看他们,恨不得马上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