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五章 占据榜首(2/3)

泉笑起来:“哦,小伟你好,听你姐说过。”

王建伟急忙说道:“姐夫,唱《同桌的你》,姐,是吧,哦,姐夫,我姐也觉得这首好。”

林泉说:“好,既然你们都觉得这首好,那我就唱《同桌的你》。”

闻言从王建伟手里拿过手机:“这几天我不打扰你,你好好准备,哦,明天你们要进电视台封闭训练?嗯,注意身体,每天记得给我打个电话。好,我知道,放心吧。”

挂了电话,王建伟跳了起来,“《同桌的你》,一听歌名就经典,我姐夫真牛,写出来的歌每首都经典。我可以跟同学吹牛咯。”

闻言想了想,到房间里拿出一个笔记本,打开来,笔记本上用娟秀的字体记录着一首诗,她拿到爸妈面前:“你们看看,这是林泉写的诗。”

王思杰接过来,陶桂红王建伟一起凑过来,读那首记在笔记本上的诗: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系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王思杰虽然没有多少文艺细胞,他在大学里学的是工科,所以一直以来都是神情严肃,做事一丝不苟,但是,工科男心里也有春天,就像宅男也渴望浪漫一样。

好诗,好诗!王思杰喃喃地说。

陶桂红也不懂诗,但她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不错,这诗写得挺好,你看,要做幸福的人,而且关心粮食和蔬菜,说明他没有脱离实际,还有跟亲戚朋友通信,保持联系,多好啊,多有生活气息呀,不错,而是这诗的标题也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很有诗意,确实好!”

王建伟立刻跑进自己的房间,拿了一个本子出来:“姐,我要抄下来。”

今天开始,《成都》这首歌火遍各大广播电台,上午是川省台音乐点播节目,接着,随着口碑的炸裂似传播,点歌热潮逐渐传播开,齐鲁电台,京城音乐台,金陵交通台,魔都经济台,纷纷播放了这首民谣歌曲,并迅速占据了点歌榜榜首位置,紧接着,那首《春天里》也被人们认识,点播率节节攀升,点播这首歌的听众越来越多,与《成都》在蓉城市的火爆不同,其他城市的听众没有地方情怀,能够更客观的对待这两首歌曲,因此,除了在川省电台《成都》继续占据榜首外,其他台的点播栏目,《春天里》反超《成都》,成为点播率最高的歌曲。

现在跟前世有所不同,网络的发展还不算迅猛,也不够成熟,无论网络视频,还是社交功能,都只是一个网络工具,并没有形成热点,人们欣赏音乐的途径,一个是买碟片,再一个就是收听免费的音乐广播,或者通过电视,收看演唱会实况。

点播榜的火爆,让林泉第一次真正引起了音乐界的关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仿佛一夜之间,就火遍了全国,人们都知道,有个叫林泉的歌手,创作了两首非常经典的歌曲,是音乐界的后起之秀。

京城的天音唱片公司里,经纪部的周总监,脸上阴沉,郁闷地听着收音机传出来的歌声: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在那时光里,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在这春天里,春天里……

一首好歌,真正的原创精品,不是那种靠吹捧,靠营销,靠宣传红一时的作品,作为一个具有慧眼的经纪人,他能够想象得到,这首歌会在歌坛占据什么样的位置,还有那首《成都》,经典的城市民谣,绝对让人耳目一新。

可惜,上次跟林泉谈合约失败了,不然,就凭这两首歌,天音唱片就足以傲视歌坛了,以林泉的创作能力,很快就可以推出两张白金唱片,白金,周总监绝对相信,甚至可能是双白金,三白金。

想想就心痛啊。

忽然,周总监愣住了,他想起那个传言,林泉的助理叫刘玫,不会这么巧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