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一百零六章 西进(2/3)

人还蒙在鼓里,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西北正在进行中的这种社会变革的意义。

有了这个基础,帝国在西北的建设,就可以进行的非常快了。

现在西北工业建设唯一的瓶颈就是充足的工业人口和足够的社会工业机械需求的问题。这时候,就是李哲出场的时间了。

1914年初,在帝国国内大部分地区的基层已经是完全普及了的无线广播中,传出了一个新的声音,帝国皇帝陛下李哲在南京中华宫发表了题为《向西部去,为了保护帝国的边疆》的热情演讲,对西北边疆在帝国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作用做了透彻的阐述!在演讲中,总结了已经在西北进行大开发的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并对下一步西北开发战略做了展望。

接下来,李哲则反复的强调了开发西北对帝国安全和发展的重要性,并热情号召广大帝国公民到边疆区,支援边疆建设,鼓励帝国内的农民和工人群体向西部迁移。

演讲完毕之后,紧跟着而起的就是帝国宣传部门联合政府的其他部门,在帝国上下掀起的轰轰烈烈的文化宣传活动。电影,宣传画,民间宣讲队,评书,戏剧,各种各样的形势多管齐下,甚至,直接开到了帝国的学校里去蛊惑各个学校里的毕业生。

一系列的手段使出来之后,成功激起了这个时代相当一批人对帝国西北边疆的向往。而对这些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帝国政府还为向西北迁移的人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优惠条件。比如土地房屋生育以及家庭补助工资补助之类的国家政策。

帝国内淳朴的人民被李哲富有激情的演讲影响,另一方面也被国家提供的优惠政策所打动,从工人到农民,从科学家到工程师和大学生,数以万计的人纷纷踊跃响应中央的号召,朝着西北迁移,掀起了后世历史史书上大书特书的帝国建国之初时期的西进运动。

而帝国皇帝陛下在演讲完毕之后,也放下帝国的一切事情,亲自驾临西北新疆,在新疆巡视了近三个月的时间。

这一段时间,国外各国的报道,几乎被帝国内发生的这一切完全惊呆住了!这些人对中国发生的这种政府号召的群众性运动规模竟然能够达到如此之大,感到异常的吃惊!他们完全不能理解,中国人对国家政策引导的这种全社会性的几乎是盲从的情况。

而消息传到北边,俄罗斯虽然能够想到中国此举的针对性,但是他们也很难想象这种社会性运动的效果会有多么大。

不知不觉中,在表面的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的遮掩下,远征军的动作已经是开始了!

……

首先,还是道路的扩充,基础交通条件的建设,新疆本地的水泥钢铁工业,直接开展!就地取材,建立成系统的交通基础,铁路、公路、机场、加油站,沿着新疆的几条主干道,每天数以十万计的人辛勤劳作,每一天,道路都在伸长。

然后,是在帝国内搞得一系列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学校移植到西北地区,说汉话,写汉字,从中原来的一切,书本,汉字,机械,各种各样的新奇事物,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边疆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因为在这个时代,生产力仍然是底下的,只有依附在以建设大军为主体的周围,那些少数民族群体们才能更好的生存,所以,他们也不得不被动的接受这种改变。

接下来是石油石化和汽车产业的建设,新疆准格尔盆地的巨型石油矿床被远征军提早开发出来,并就地建设石油化工处理基地;另一方面,是西北机械制造公司的正式成立,从一开始其产品生产就面向重工业机械方向倾斜,这其中包括重型军用卡车,重型拖拉机,以及各种工程机械。另外,还有西北矿山机械厂,帝国西北航天机械制造公司等一系列重工业企业的先后成立,为下一步把西北打造成持续发展的重工业产业集群奠定了基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