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一百四十三章 入暹(2/2)

一干老臣们还待再来劝谏,拉玛六世已经是面容一素,再也听不进去,挥袍斥道:

“各位!我心已决,就不要在劝了!无论如何,这次是暹罗几百年来的最好的一次的机会,我绝不会放弃。”

诸人对视良久,只能默默告退!

中华帝国的决定掀起的风潮刮到东南亚之后,所带来的效应大概就是如此,很多人从中看到了希望,但也有很多人感觉如地覆天倾!

经过各国各地的民族主义者的宣传,民族主义运动空前膨胀,这一地区近百年来形成的殖民格局在这样的情况下,仿佛顷刻间就有坍塌的趋势。即使是在驻殖民地的各地总督们倾力弹压,也是在各地掀起了一拨又一拨的民族起义的大潮,让各地的殖民地管理者们头疼之极!

各地的东南亚土著民族打着迎接天朝的旗号,纷纷的站起来斗争。他们不断的宣传着和中华文明之间一脉相承的文化关系,纷纷的标榜着自己那四分之一到八分之一的华人血统。为了取得中华上国的信任的支持,在这个时候,这种东西,可是最显著地政治优势。

就在这样的政治气氛下,帝国东南方面军一部,第十军蔡锷少将帅军入缅,所遭遇的情况就像是行走在自家的土地上一样,一路上被缅甸的老百姓们箪食壶浆以奉。

蔡锷的第十军人员不过三万多人,但是一路上,要随军参军,参加天朝大军征讨蛮夷的当地民众和各地起义军们像是潮水一般的涌来,很快的膨胀到了十六七万大军的规模,跟在过国防军的后面,浩浩荡荡的穿越中南半岛,朝着暹罗境内开去。

而英国驻缅的军队,只能在远方远远的看着,监视着,看着这一只大军嚣张跋扈的过境,恨得咬牙切齿。虽然他们对此是万般的反对,但是中国甚至根本不承认他们在缅甸的统治权,更不承认他们和原来的大清朝签订的《中英缅甸条约》。甚至到现在,也不承认缅甸灭国,在中华帝国的地图册上,现在的缅甸仍然是帝国的藩属国之一。

现在,英国拿着国际法和中国讨论,就像是秀才遇到兵,完全讲不清,而拳头又没有中国的拳头大,从伦敦而来的指示是各地驻军,无论如何是要尽力防止和中国军队的直接冲突,在这种情况下,让他们又能怎么办?

总之,气闷之极!(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