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04章 番外一(1/3)

重佑元年六月二十六日,罗铭大婚。

这是东离朝又一件举国轰动的大事,早在两个月前,礼部就诏告天下。告示一出,全国哗然,百姓们议论纷纷,因为他们的新皇帝要娶的不是一位官家小姐,而一个普普通通的男人。

与男人成婚本就惹人非议,何况做这件事的人还是一国之君。若只是收入后宫,给个妃子、良人的名分也就罢了,可他们的皇帝陛下,竟是要立一个男子为后,还要名媒正娶,跨马游街,让天下百姓都知道此事。

这,这真是于礼不合,滑天下之大稽。消息一出,不止百姓们齐声议论,东离的文武百官也全都不干了,纷纷上疏奏表,弹劾罗铭。

奏折先是递到内阁,由内阁批阅后,再交给文华殿大学士,如今的内阁首辅蒋念白,由他转呈罗铭案前,再做最后批示。

谁料蒋念白收到奏折,一律下蓝笔批复,注一个“驳”字,便打回递交官员手里,一概不与转递。

官员们气愤不已,这个蒋念白,才当了一个月的首辅,那架子就大得上了天,简直拿自己当了二号的皇帝,竟敢下笔驳他们的奏折。

这还了得?若不扳不倒这人,他日后不得像刘裴似,权倾朝野,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不服气的官员们联合起来,除去弹劾罗铭娶男妻一事,又加上蒋念白仗势欺人,欺压同僚,细数他七项大罪,写成一纸奏折,直接递到了天庆帝跟前。

天庆帝已然退位,当起了无忧无虑的太上皇,整日在康乾宫里教林哥儿读书、写字,日子过得逍遥快活。

按理他已不是皇帝,就该搬出康乾宫去,腾出宫殿给新帝居住。可罗铭不答应,废除此例,将天庆帝留在康乾宫,仍让他住在原来的寝殿里。

罗平深觉罗铭孝顺。一般人当了皇帝,就没有一个会自己主动退位的。一来是舍不得皇位和,二来也是怕新帝会加害自己。天无二日,国中自然也容不下两个皇帝,哪怕这个皇帝手中已经没有权利,新皇帝也会觉得如梗在喉,像与人平分了江山似的,心里会觉得不痛快,会想方设法将老皇帝打发得远远的,更有甚者,暗中加害也是有的。

可罗平却没半点顾虑,退位退得干脆利索,一夜之间就卸下重任,把所有事情都推给了罗铭。

时过半载,罗平果然没有料错,罗铭登基之后,对他一如往常,关怀备至,没有半点轻慢之意。他一再挽留,不让罗平搬出康乾宫,还说宫院宽大,他住哪里都可以,父皇在此处住惯了,万一搬出去不适应,再把身子折腾坏了,反倒糟了。

孩子对自己好,自己就更得有个长辈的样子。罗平不顾罗铭劝阻,还是搬出了原来居住的寝殿,搬去了偏殿居住,把正殿腾出来,给罗铭做大婚之用。

他没有挪出康乾宫已是于理不合,再占着正殿不搬,罗平自己都觉得过意不去。再说,只要能时常看见罗铭,他就已经心满意足,去哪里住着都是一样的。

这日刘俊进门,手里就拎了厚厚一撂奏折,往桌案上一搁,愁道:“皇上,今日又递上来这么些,总是如此可怎么得了,再过一月就是靖王大婚之日,百官全都反对,到时候万一无人前来朝贺,可如何是好?”

罗平正握着林哥儿的手,教他怎样握笔写字,闻言抬起头,责怪道:“怎么还是这样称呼?我已不是皇帝了,铭儿也不是过去的靖王!你身为内廷总管,在宫中这样称呼,底下那些看人下菜碟的老管事、老嬷嬷们,都跟着你学起来,你让铭儿和流烟在宫里如何自处?”

刘俊早知失言,打从他进宫就叫罗平“皇上”,这会儿让他改口,还真是有些不适应。

罗平猜他是一时难以改口,心中绝没有别的意思。见刘俊不敢还口,垂首无语,不由就怪自己刚才太性急,说出的话口气太过严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