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三章 端茶(2/3)

被便宜老爹烧掉的几箱子书实在是帮了大忙。

“书上有个故事,说是有个巡抚老爷,经常有下属过来谈事儿,谈完了又不走只是套近乎,巡抚大人不胜其烦,后来便想了个主意,和身边的侍从说好,以端茶为号,侍从见到他端茶,便吆喝一声“送客——”,客人们自是只好走了。这法子十分好用,后来大家争相效仿,便形成习俗,也不用喊这嗓子送客了,只要端起茶盅,便是送客的意思。”

梅清说着抿嘴笑了笑,道:“我在书上看了这故事,便信以为真了呢。”

如何?话痨加扮天真,不信你这中年大叔会好这一口,您老人家总该告辞了吧?

周宏却点点头,道:“嗯,这法子实在不错。倒是从未听闻。”又问道:“说了半天的茶,刚才的事儿差点儿忘了,你说吃多吃少和碗大碗小有关,到底要什么碗才行?”

梅清心下叹了口气,只得打起精神,道:“即便是小碗,也必须是无论如何都吃不完的才行。”

“什么意思?小碗都是吃不完的,那大碗呢?”

“大碗自然也是吃不完,就是说这个无论大碗小碗里面装的吃食,都是一个人绝对吃不完的量。”

“既然绝对吃不完,吃多吃少又如何?”

“这样才能看出来啊。这么说吧,就是在碗里面装上小点心,这样比较容易数数目。然后找十个小厮或者丫鬟给他们小碗装的点心,让他们随便吃,看能吃多少;另外十个小厮或者丫鬟给他们大碗装的点心,也是随便吃。最后平均算下来应该是拿大碗的人吃得多!”

“那不对啊,既然大碗小碗都是吃不完的,这样应该最后只是体现各人的食量而已,和碗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嘿嘿……”梅清在喉咙里笑了笑,“奇妙就在这里,偏偏会和碗有关,王爷不信的话,只管试试。”

周宏被她说得兴起,小顺子在旁也听得呆了,再想不到竟有这种说法。正发愣,只见王爷冲他招手,连忙躬身听吩咐。原来让他按梅清的说法去找些丫鬟过来,小顺子再想不明白,心中也是好奇,正要出发,忽听梅清说道:“小顺子,记得这二十个人要差不多的,别弄个特能吃的大胖子来才好。最好是都吃过晚饭的,不然哪有那么多点心给大家吃。”

小顺子听着想笑又不敢,只低头答应着去了。

小顺子果然一转眼从园子里找了二十个粗使的小丫鬟过来,都是平日里打扫园子、收拾花木的,刚用过晚饭,被他一股脑叫了过来。另从大厨房领了十个粗瓷大海碗,十个装汤的瓦盆,都是日常下人们用的。煮了好大一锅汤圆,让厨房的人抬到朱槿斋来。

只说是王爷体恤大家伙过年辛苦,赏些吃食,因是人多,先让十个过来,用粗瓷碗装了许多汤圆任吃,用过之后,再让十个过来,这次却是用小瓦盆装的数目更多,一样任吃。

之后一数,果然用瓦盆吃的丫鬟要吃得多,比用粗瓷碗的竟平均多吃差不多四五个。

小顺子惊讶的磕磕巴巴地向王爷禀了。周宏也是疑惑,问梅清:“竟然被你说中,你倒说说看,什么缘故?”

梅清笑道:“这个其实简单,便如那投壶一般,都是人心而已。所谓量体裁衣,看菜吃饭,看见东西多了,自然便会吃多些,用多些。比如一个人只有十两银子,若是要花其中五两,自然精打细算仔细思量,而若是有一百两银子,要花其中五两,那就轻易多了。只是吃食上面看得更直接而已。”

周宏听得有趣,点头道:“回头且多试几次,看看结果是不是一样。”

不知不觉竟差不多已到亥时,小顺子便上来询问晚上去那个院子就寝。

周宏瞄了梅清一眼,只见她两眼望着窗外,似是没听见。其实梅清虽是端坐,心中只想着大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