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二百零四章 神佛不同(2/2)

,只神仙才能获得永生。”到一个没有任何纷扰的地方,进入一个通往无穷无尽境界之门,去遨游没有终极的旷野。与太阳和月亮一起放射光芒,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

林子轩笑道:“道教一向主张性命双修,形神俱妙,白日飞升,必须修性和修命一起修炼。仙道所修者为阳神,佛徒所修者为阴神。阳神者,形神俱妙、与道合真,出有入无,永恒不灭,聚则成形,散则成炁。阴神者,不过清灵之鬼也。紫阳真人曰:“我金丹大道,性命兼修,是故聚则成形,散则成气,所致之地,真神现形,谓之阳神。”[5]

“其修持之人(指佛徒),始也不悟大道,而欲于速成,形如槁木,心若死灰,神识内守,一志不散。定中以出阴神,乃清灵之鬼,非纯阳之仙,故神仙不取。”鬼仙之流,仙界不录,故不能往来十洲三岛,神仙福地。”

英台心想中国神话传说中指一些具有无所不能、并且跳出三界、永不轮回、长生不死的圣人;

林子轩笑道:“中国神话中指修炼得道,而无所不能,超脱尘世、跳出三界六道的圣人。《家语》曰:“不食者,不死而神。”《说文解字》:“仙:长生仙去。从人从山。”《释名》“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故其制字人旁作山也。”葛洪着有《抱朴子》一书,认为山林是道者避隐合药之处,强调说:“山林之中非有道也,而为道者必入山林,诚欲远彼腥膻,而即此清净也。”(《抱朴子内篇·卷十,明本》)又说:“是以古之道士,合作神药,必入名山,不止凡山之中,正为此也。”(《抱朴子内篇·卷四·金丹》)他认为归隐山林是一件很庄重,很神秘的事情,“名山为合药之所”,是他选择炼丹地,的主要外部条件。他认为宗教是神圣的作业,还“宜入名山”,远离俗人。为道之士“莫不飘渺绝迹,幽隐山林。”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