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528 虾青素(1/2)

大马哈鱼不仅营养丰富,同时还具有十分深厚的人文历史。

关于大马哈鱼有着很多传说,生活在呼玛河畔的鄂伦春人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说是在很久很久以前,生活在呼玛河一带的人们吃不饱穿不暖,日子都过得很苦。

有一年又赶上大灾,穷苦的人们都快要饿死了。

就在这时,一个英俊而善良的鄂伦春青年站了出来,他要想办法解救在这里蒙受苦难的人们。

他骑上心爱的猎马,走了很远很远的路以后,终于见到了满汗王,他请求汗王帮忙解救呼玛河畔那些苦难的人们。

满汗王乘着漂亮的大船来到了呼玛河上,把食盐大把大把地投向河里,河水立刻泛起了巨大的波澜,突然出现了很多很多的大鱼,鱼儿们是来抢吃食盐的。

这些抢吃食盐的鱼就是大马哈鱼。

从此以后,住在呼玛河畔的人们就开始捕捉大马哈鱼吃,鲜美的鱼肉,不仅使他们安全地渡过了灾年,而且也使他们的日子渐渐地好了起来。

另外,唐朝的时候相传唐王率部队东征,白露时节,被敌人围困在黑龙江边,粮草全无,人饥马饿,陷人绝境。

在危急时刻,李世民接受了一位大臣的建议,给玉皇大帝写了特急奏文,请求东海龙王借鱼,已解燃眉之急。玉帝下旨恩准,东海龙王立即派一条龙给唐王送鱼。

次日,士兵们望着满江的鲑鱼,欢呼雀跃有鱼吃了。

马本来是不吃鱼的,由于饥饿,不得不与人一起吃鱼。

饥荒过去后,从此,人们把鲑鱼称作“大马鱼”。

当然,这些都只是神话传说,无论真假,肯定都是经过了艺术加工的。

不过有一点却是真的。

那就是马哈鱼的肉,确实很好吃,而且不仅人爱吃,就连马也还吃。

项阳沉思,要不要追过去,捕捉那条大马哈鱼。

大马哈鱼素以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著称于世,历来被人们视为名贵鱼类。

我国黑龙江更是“大马哈鱼之乡”。

大马哈鱼作为一种鲑鱼,却属于世界名贵的经济鱼类,野生的大马哈鱼一斤能卖到上千块钱。

最重要的是,大马哈鱼体内每千克鱼肉含有5毫克的天然虾青素。

养殖的大马哈鱼一般也就三四十块钱一斤了,因为养殖的大马哈鱼体内是不含有虾青素的。

虾青素就是吃大马哈鱼有强大体力功效的原因,如果要是长期食用大马哈鱼,基本上不可能得心脏病跟动脉硬化病。

虾青素是发现的一种最强的抗氧化剂,长期吃野生大马哈鱼的爱斯基摩人基本没有心脏病、糖尿病、动脉硬化等,而且体力超强。

鲑鱼肉都有补虚劳、健脾胃、暖胃和中的功能,可治消瘦、水肿、消化不良等症。

另外鱼体可制成罐头或干燥盐腌、烟熏与冷冻,以清蒸、油炸、火烤等方式烹煮均美味。

更让项阳心动的是,大马哈鱼不仅肉味鲜美,鱼子更为名贵。

大马哈鱼的鱼子比一般鱼子大得多,直径约7毫米,色泽嫣红透明,宛如琥珀,营养价值极高,是做鱼子酱的上好原料。

经盐渍的鱼子,具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卵磷脂,对人体的神经细胞的增补、防止脂肪代谢的紊乱均有重要作用,被誉为营养佳品。

可是,要在海里捕捉一条大马哈鱼,特别是成年的大马哈鱼,那难度是非常高的。

成年的大马哈鱼是非常凶猛的,它们会主动袭击出现在它们可攻击范围内的一切生物,甚至连鲨鱼的虎须它都敢去碰。

而未成年的大马哈鱼,更是碰不得的苦。

早在2017年,大马哈鱼就被我国列入到了重要经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