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四章 舅甥相见(3/4)

起来,后者唱得泪流满面,只有那瘦长眼听得烦心,仍在留意周围的情况,忽地动了动,耳边“飕”的一声,鬓边掉落了几根头发,一支草梗不知几时插在他耳后的树干里,他顿时落下了冷汗。

黑衣少年站起身:“人来了。”文怡吃了一惊,忙起身远眺,果然看到前方亮起了一排火把。张婶迷迷糊糊地打着磕睡,一下惊醒了,蹦了起来,却又闪了腰,疼得她呲牙裂嘴。张叔却早已高高兴兴地迎了上去:“舅老爷!是舅老爷么?!”

来的真是文怡的亲舅舅聂家昌,他亲自带了个家丁,驾了一辆马车前来,蓝衣少年罗明敏骑马走在头里领路,一见朋友,便笑着叫道:“等久了吧?为了多找几个人,可花了些功夫!你再想不到,这聂家的少爷,你道是谁?!”

文怡一见聂家昌,便认出他的模样,与前世讨要奁田时相比,稍稍年轻些,却比母亲过世那年看上去苍老多了,不由得眼圈一红,只觉得舅舅肯来接自己,别的就不重要了。

她上前欲先见礼,聂家昌却飞身下马,冲上来扶住,哭道:“我可怜的孩子啊!你怎么就一个人出来了?!”又仔细端详外甥女儿,心疼:“你祖母怎么照顾你的?把你养得这样瘦!百多里路,居然只叫两个人跟车!若是有个好歹,舅舅岂不是要心疼死?!”

文怡听得流泪,道:“都是外甥女儿的罪过,叫舅舅如此担心。家中男女仆妇只有三人,派了两人跟车,祖母身边只剩了一位赵嬷嬷侍候,还是嬷嬷到别家婶婶处求了一个媳妇子来帮衬,外甥女儿才放心出门的。这原怪不得祖母。”

聂家昌吃了一惊:“那年我去奔丧,你们家明明还有二十来个家仆,怎的只剩下三人?!”

文怡低头垂泪:“因人口多,开销太大,家里进项又少,因此……都遣散了……”

聂家昌还是觉得忿忿,但见外甥女儿面露为难之色,又记起有外人在场,也不多说卢氏老夫人的不是了,只问外甥女儿这些年身体如何,家中可有难处,见了外甥女儿脚边的包袱,得知是给自己备下的生辰寿礼,惊喜不已:“难为你有这个心,便是空手上门,舅舅心里也是欢喜的,还带这些做什么?!”

文怡正为寿礼狼狈而不好意思,听到舅舅这么说,又是难堪,又是感动,小声道:“舅舅若不嫌弃,外甥女儿想借住两日,正好赶出件针线活来,补上舅舅的寿礼……”

聂家昌喜出望外,再想不到卢氏老夫人肯放外甥女儿过来,忙道:“要住就多住几天!叫你舅母好生给你补补!”说罢叫过一个丫环:“阿樱,快侍候表小姐上车。”又柔声对文怡道:“好孩子,今晚进不了城了,咱们在前头庄上歇一夜,明早再走。舅舅已叫人去那里租房子,等我们过去,地方也打扫干净了,今晚陪舅舅话,这些年你都是怎么过的。”

文怡笑着应下,想起黑衣少年那边,转头望去,看到他和朋友说话,回头向自己看了一眼,微笑着点点头,便又转过头去。文怡心中有种怅然若失之感,继而警醒,心中念了几句佛,便由阿樱搀扶着,上了马车。

罗明敏看着文怡上了马车,回过头对朋友笑道:“小柳,方才去报信时,看到那坏掉的马车,我才发现,原来这小姑娘是平阳顾氏的女儿。该不会……是你家那位长辈的侄女儿吧?”

“小柳”笑了笑,淡淡地道:“她是顾氏旁枝,应该是六房的女儿,就是前些日子在康城时,二姑姑提到的那一家。”

罗明敏吃了一惊:“不会吧?就是……那一位?!”他眨眨眼,“瞧这的个头,又是瘦弱人儿,一点都看不出是你姑姑口中端庄大气又聪慧知礼的姑娘。你没弄错吧?”

“小柳”摇摇头:“已经问过了,是她自己说,出身顾氏宣和堂,还有哪一家?只是……”他顿了顿,“方才……她问起我们的姓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