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佛前心迹(1/4)

文怡迟迟没有回答,卢老夫人沉着脸道:“既然你没话说,就给我到佛堂里跪着!对着佛祖,对着你祖父、父亲和母亲,细想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你这些天的所作所为,可有违背祖上的训诫!可有辜负祖母多年来对你的教导!什么时候想明白了,再出来!”说罢扭过头去,不肯看她。.

文怡眼巴巴地望着她,见她丝毫不为所动,才委屈地红着眼圈,慢慢起身走进佛堂,在佛前跪下。

这种事她在前世几乎天天都做,自重生以来,她一直忙着家里的事,跟长房的人周旋,考虑置产事宜等等,在佛前静思的时间就少了许多。她跪在地上,细细想着自己醒来后发生的事,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有些过于急躁了,也太容易被往日心中的悲愤迷住双眼,实在是有违佛门清寂的行事之道。记得在重生前那一晚,她还劝师姐戒嗔戒怨戒怒,没想到如今自己反而犯了戒。

心中默默念着佛经,她开始冷静下来,再三回想自己近来所做的事,大体上倒是没什么问题,只是不能再因为别人说几句闲话,就轻易动气了。虽说重生后,她已不再是佛家弟子,但好歹修行多年,怎能因为忽然变了环境,就把本心都丢了?!

祖母是什么样的脾气,自己一直都非常清楚,理当先说服她老人家,再谋置产之事。族人……兴许不是人人都无情无义,慢慢留心,也有机会找到可以信赖之人,虽说防人之心不可无,但身为顾氏女儿,无缘无故疏远族人,也实在太奇怪了些。如今六房与长房未曾翻脸,族人对六房供给也未有怠慢之处,别说外人,就算是祖母,哪怕心知族中闲言碎语不断,也不会相信族人会苛待族中孤寡自此的。怨不得祖母疑她,有些事,她知道,别人却不知……

可是祖母不知情,又怎能容自己自作主张?!文怡清楚地知道,不论自己内里如何,外表在他人看来仍是个十岁女童。若祖母不肯消气,从此对自己严加管束,不许自己出门,也不许自己与舅家来往,更简单一点,不肯点头答应花钱置产之事,那六房的处境就丝毫不会有所改变,顶多就是跟长房之间不再交恶,然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族人的冷眼与轻视中,渐渐败落下去,等到祖母去世后,自己又再寄人篱下,由着族人决定自己的将来。

文怡打了个冷战,想起身死那一夜诡异的月色,以及利刃穿心而过的感觉,便不由得发起了抖,神情却越发坚定了:她绝不能坐以待毙!

卢老夫人静静走到佛堂门前,看了看孙女,眉间略有忧色。然而,当她看到孙女脸上的神情时,便沉下脸来,转身走回卧房,坐在床边生闷气。

这孩子怎的就养成个牛脾气?!那些古里古怪的想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自己虽然可以护着她几年,但毕竟老了,不知几时就要去见她祖父。到时候,她一介孤女,年纪又小,除了族人,还有谁可以依靠?!虽说她舅舅愿意帮外甥女,可终究隔了一层,又离得远,能帮什么忙呢?!她舅舅又有心要将她配给他的儿子,不是自己刻薄,实在是那聂家后生不是个长寿之相,若是匹配了婚姻,将来有个好歹,叫孙女儿怎么办?!顾氏族里人多嘴杂没错,那些家里富贵的族人嫌弃自己祖孙,也没错,但他们为了名声,是不会胡乱将孩子配人的,哪怕只是寻常人家,孙女儿好歹终身有靠。可这孩子怎么就不明白老祖母的心呢?!她今日受了聂家的恩惠,明日聂家要来提亲,就推不得了!一个丫头事小,可是一年大,二年小,再过几年,若有好事者胡乱传话,拿这丫头说嘴,将孙女儿跟聂家后生连在一起,孙女儿的闺誉就毁了!

卢老夫人径自生着闷气,赵嬷嬷小心地捧了杯安神茶进房,放在她手边,轻声道:“老夫人,小姐才病好不久,如今夜深露重,佛堂里阴冷,若是她又冷着了,可怎么好?!”

卢老夫人没好气地道:“难道只有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