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人新宅(2/4)

各有两间厢房,东厢打通了,是柳东行平日收藏各式刀剑兵器与马具的地方,因为地方足够大,若是遇上下雨天气,他也会在这里竖起靶子来练箭。这里是不用文怡照料的,自有人负责打扫。西厢两间屋子都空了出来,如今放着婚礼时别人送来的贺礼,以及文怡的陪嫁等物,以待日后慢慢收拾。厢房也有耳房,东边的做了小库房,西边的却是净房。

正院后头的第三重院子,是一排过的七八间后罩房,都是家中男女仆役所居,靠近西边的两间则特地用砖墙隔出来,用作厨房与柴房,小院当中还有一口小小的水井。

文怡把整座宅子逛了一遍,心里对这个新家,已经有了个详细的轮廓。她觉得这里虽说是三进的院子,地方却略显狭小了些。顾家六房在顾庄的老宅,从前还未取回左右两路与后院时,也是三进的宅子,却比这里要宽敞许多,连房间的数目都多好几间。而且这座宅子因为地方不大,正院里连抄手游廊都没有,若大的院子,地上都是一尺见方的石板铺就,空落落的只种着两排寻常花木,台阶下却没有挖出排水沟来。若是遇上雨雪天气,从正屋往厢房去,不但要打伞,还要提防院中积水,引来蚊虫,或是结了冰害人摔跤。

这么一想,文怡就觉得,这宅子住起来恐怕不会很舒服,但若要动土,又未免太张扬了些,便忍不住看了柳东行一眼。

柳东行便问:“怎么了?可是觉得这里不够好?除了地方小些,别的也还罢了。若是你住着不好,咱们日后再买一处新宅子就好了。”

他这么说,文怡倒觉得不好意思了,忙道:“怎么会呢?我觉得挺好的,兴许是刚来,还不大习惯罢了。”

柳东行笑道:“好便是好,不好便是不好,何必顾虑太多?这是咱们的家,自然要你住得舒服才好。去年我买下这里时,原是因为听说这宅子要转手,中人又是个相熟的,价钱也不贵,我急着离了尚书府,便没多想,买下来了。住下来以后,才觉得我一个人住着倒还好,若是添上了你,就多有不便了。远的不说,大门就太小了些,还要上台阶,我原本用不着马车,倒也没什么,如今置办了新马车,才发现那车进不了门,不得已又在车马棚那头新开了一个门。诸如此类的不便之处,必然还有。你若觉得不好,便慢慢留心京中哪里有合适的宅子要出让,买下来照着你的心意整修一番,等我回来了,就一并搬过去,如何?”

文怡脸上微微发热,低头道:“用不着的,我瞧这里就很好,一点不便之处,慢慢修整着,也就好了……若是日后真的想买新宅子,我再跟你说吧……”

柳东行也没多想,随口应了下来。

逛完了宅子,他便拉着文怡回到正院,接受家中下人的叩拜。

这是文怡第一次见全所有柳家的仆役,大多数都是生面孔。

外管家是舒从安,内管家则是他的妻子、柳东行的乳母舒嬷嬷,这对夫妻还有两儿两女,长子舒平管着兵器房,两个女儿都是外院洒扫上的小丫头,小儿子年纪尚幼,并无差事。

另外还有两房家人,马有财一家与王德旺一家,都是从尚书府过来的。马有财在外院听差,他老婆是厨娘,有个女儿负责家中寻常针线,儿子是跑腿的小厮。而王德旺夫妻,就是冰蓝的祖父母,管着采买上的活计。还有一个大孙女叫招弟,在针线房做事。

除了这两房家人外,外院还有三个男仆:何大有、王小二与谷旺。何大有是马伕,不知柳东行从哪里挖来的,对养马十分有心得。王小二是最近才买的车夫,年约三四十岁,无儿无女。谷旺是个十七八岁的后生,倒是一脸机灵样子,嘴巴也甜,平日是负责跟车的。

另外还有四个丫头,紫金、冰蓝与莲心,这三个文怡早上已经听说过了,另有一个凤喜,是在厨房帮衬的,据说做得一手好面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