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二章 接连打击(1/4)

**怡提点后,文娴总算有些开窍了。[燃^文^书库][].[774][buy].[com]她先是客客气气地亲自去拜见了柳四太太,稍稍提了一下自己来到恒安后,因为忙着安置家人、料理家务等事,疏忽了亲戚间的礼数,惹来长辈们的怨言,深感惶恐,希望柳四太太能居中说和,为她在长辈们面前说些好话,请她们不要再责怪她。

柳四太太见文娴的态度比以前要恭敬几分,心里不由得舒服了许多。她是时常光顾长房的,自然听说过文怡去看文娴的事,便猜想是文怡说了什么,对文怡的观感又好了几分。至于文娴的请托,她倒是不大热心,如今柳复致仕,也没法帮助柳四老爷得官了,她只是念在对方仍旧是一族之长、家里又富庶的份上,帮忙打理族务和产业,从中也给自家谋些好处,但面对柳顾氏时,已经不象以前那么殷勤小心,对文娴就更不用说了。一个娘家父亲丢了功名、婆家公婆丈夫都不待见的小媳妇,得罪了又如何呢?

不过文娴遇到难处,知道先来向她求助,倒也算是有点眼光。柳四太太心想,看文娴前些天出手的礼物,就知道她嫁妆不少,私房也多,加上她娘家伯父还在京城做大官,既然都求到自家跟前了,若是不趁机会谋点好处,岂不是对不起自己多日来受到的委屈?

于是当晚柳四太太就亲自往各房走了一趟,与众位妯娌们密议了一轮,第二日又领着文娴再走了一趟。这一回,文娴稍稍放下了身段,为了自己的名声着想,也是为了自己的族中的地位,她让自己变得和气些了,长辈们说笑时,她也知道跟着笑几声,主动提起对方喜欢的话题,还夸了对方的儿女许多好话,或是奉承对方眼光好、有见识,等等,哄得对方脸上总算露出了真心的笑容。

除了说好话,文娴又送了一回礼。这一次,她事先请教过柳四太太,根据各房长辈的喜好,认真准备了礼物,最后又请了文怡来过目,确认无误了,又拿很普通不起眼但又还算体面的匣子装了,方才送出去。众婶娘们都很喜欢,众小姐们更加欢喜,连带的,那些老太爷老太太们,也开始觉得这新进门的宁哥儿媳妇还是懂些礼数的,不算太糟,至少比她婆婆和气些。

这般忙碌过后,族中对文娴的评价总算有所好转了,虽然还有人在背地里笑话她,说她原来不是仗着娘家婆家势大就目下无尘,而是根本就不通人情世故,才会闹出那样的笑话来。如今还要妯娌提点了,柳四太太教导了,才知道改正,实在是太笨了。不过也有人说,宁可她是个笨人,也比她婆婆那样的性子强。以后各房还是要多多提点这个笨笨的新媳妇,不能叫她被她婆婆给教坏了,在外人面前丢了柳家的脸。

听到这种种评价,文娴先是欢喜,复又转愁。她不过是一时疏忽,怎么就被视为蠢人呢?若是她没有对自己的失礼加以补救,放下身段上门去给长辈们赔礼,她们是不是就不会这么想她?傲慢无礼和愚蠢不通世事,哪一种评价更糟糕,更让她伤心,她自己也分辨不出来了。

怀着这样纠结的心情,文娴第一次亲自前往客院拜访了文怡。

文怡听着她的抱怨,只觉得有些无力:“弟妹,你是刚进门的新媳妇,初来恒安,人年轻,又没经过多少事,加上婆婆不肯出言教导,与亲戚长辈来往时出点小差错,实在是再平常不过了。别人说你几句闲话,你就当没听见,只要你日后记得时时小心,不再出错,别人自然不会再笑话你。如今你不过是才拜访了各房长辈一回,送了几份礼物,还不到两天功夫,就想让人夸你端庄知礼贤良淑德,是不是太心急了些?”

文娴讷讷地拿帕子揩了揩额角,干巴巴地道:“我只是觉得……我是如此诚心诚意向婶娘们赔罪的,她们却还这样笑话我……心里实在是委屈……”

一旁的侍琴也附和道:“是呀,九姑奶奶,我们奶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