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章 事过境迁(2/3)

但文娴的所作所为已经超出了柳复的容忍度,身为亲姑姑的柳顾氏更是不能原谅。然而,正如文娴所想的那样,柳家不能休了这个媳妇。东平王府已经派人来了,东矢却伤了腿脚无法远行,东俊东乔齐齐卧病,王府来人转而打上了东宁的主意,柳复正烦恼不已,更担心将来王府事泄,自家会受了连累,柳东行这边的态度还不明确,若到时候连顾家这门姻亲都不愿为自己辩解,柳家便要一败涂地了。

柳复不能放弃顾家这门姻亲,便只能容忍了文娴,还要替她将事情遮掩下来,免得引起族人非议。为防再生事端,他特地命儿子儿媳一道南下,不许再带其他通房侍妾,只盼着小夫妻俩在康城住上一两年,尽早生下儿女,文娴能改了往日的乖张,顾家人也能看在孩子的份上,对柳家多加照应。

这就是文怡问及他们夫妻南下原因之时,文娴色变的缘由。当事人觉得这事儿已经瞒下来了,不会有外人得知,却没防住家中的仆人。仆役一流,自有他们的生活圈子,除非是主人身边的死忠,又或是得了主人的好处,否则愿意做没嘴葫芦的人并不多。况且文娴先前要对付的那名通房本是大丫头出身,即便她做了再多的错事,也是柳家下人眼中的自己人,文娴一个外来的少奶奶,御下既没手段又不够宽和大方,他们怎会为她保密?

文怡听完了润心的话,便忍不住叹气。她当日劝文娴缓和与丈夫的关系,与族人交好,可没劝对方用这等损人不利己的办法对付妾室那两个通房算什么?在柳东宁面前根本就不得脸,跟她们一般见识,只会落人话柄文娴应该做的是先笼络好自己的丈夫,至于婆婆,能哄就哄,不能哄就算了,反正全族人都知道柳顾氏是个糊涂不讲理的

偏偏文娴接连出了昏招,要打发侍琴也就罢了,可秋雁与阿碧先后被她推上通房候选的位子,虽然只有一人成事,她却不能收为己用,反而相怨成仇。如今她陪嫁的四个丫头,撵了一个侍琴,嫁了一个秋水,背离了一个阿碧,剩下的秋雁又不中用,而且因为被柳东宁嫌弃,在家中必然会备受轻视。她耳目臂膀尽失,将来在婆家要如何立足?更糟糕的是,她居然没能在柳家收服几个得用的仆人,以至于自己做下的秘事,动辙有人报到婆婆柳顾氏跟前,润心随便找人一打听,下人便将她的秘密随意传扬出去。做**子能做到这个地步,文娴实在是世上少见的奇葩。

文慧有句话说得好,文娴虽是自幼长在二伯母段氏身边,却连后者一半的手腕都没学到。段氏虽有些不好的地方,但至少在明面上,从来没叫人抓到过把柄,多年来都是族中公认的贤良人,可她收拾通房庶子、争权夺利,何曾手软过了?

文怡感叹连连,深觉柳东宁辛苦,心里隐隐有个想法,倘若当年柳家不曾变卦,仍旧守约娶了文慧过去,或许日子反会清静些。

回到家,她先去见了蒋氏,告诉她柳东宁与文娴到了康城,可能会上门请安。

蒋氏今日受了爱女赔礼,心中的委屈一扫而空,心情正好呢,闻言顿时拉下了脸:“罢了,他们的礼我可受不起,就怕他们一来,我本来是安的,都成了不安了就照你说的吧,我身上不好,不想见人,他们要全礼,便让他们在前头朝这边磕个头算了。”

文慧坐在边上,似笑非笑地道:“娘,您何必这样?叫五姐姐看了,反倒要笑话我们小鸡肚肠呢。只管大大方方让他们进来磕头,我也好向表哥表嫂讨过年红包啊”

蒋氏放缓了神色,柔声道:“我的儿,你虽是好意,就怕五丫头心胸狭窄,到时候说出些什么不好听的话来,叫你难受。”

“有什么好难受的?”文慧满不在乎地道,“我又不曾做错事,她能说我什么坏话?顶多就是问问我几时出嫁罢了。娘尽管告诉她,已经在瞧人家了,只是未得老太太与老爷点头,不敢擅自定下。若她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