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四章 流言(1/2)

张居正秉政时,在朱翊钧支持下,势压百僚,说一不二,民间俱以宰相称之。他先出考成法,又配合朱翊钧实施大变法,弄得官不聊生,在士林之中的名声也极差。

王世贞所作《鸣凤记》虽然写的是“倒严”故事,但其中某些唱段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暗讽张居正。而《鸣凤记》能够在江南风靡,不是这主旋律作品感人,主要原因是豪绅士林中有共鸣的人太多了。

讽刺的是,张文明遇刺那天戏班子唱的正是《鸣凤记》选段,冯保这厮还真是将张居正羞辱到了骨头里。

作为皇帝的朱翊钧,已经尽力为张居正排除障碍了——大变法初起时他跳到台前跟保守派直接交锋就是明证。但这些信息京官和高官知道,低级地方官往往就不太清楚了。至于民间,虽然表面都说皇帝圣明,但地主豪绅心底都认为半大小子能干什么,这些年的“乱政”都是黑心宰相干的!

尽管朱翊钧给薨逝的张居正以最高规格的礼遇,压住了原时空出现的巨大反弹。但利益损失导致的仇恨却是无法化解的。被丈量田亩、条鞭法等变法大政折腾的半死不活的豪绅们,见机快的转行工商,另起炉灶;见机慢的那损失大了去了——这些人不恨张居正是不可能的。

因此这些年来,笼罩在张居正身上的谣言就没断过。而古往今来,最容易传播的就是桃色流言。有的说张居正无女不欢,戚继光进海狗鞭才能当南海子军校常务山长;有的说当年他奔丧回家回京时,皇帝赐给他的三十二人抬大轿子其实就是个卧室,张居正不守孝道,边走路边玩“轿震”,说的有鼻子有眼,个个如同亲见一般。

其中最离谱的当属张居正和名义上秉政的太后李彩风不清不楚,说张居正花园内有地道通内宫——“黑心宰相卧龙床”这个谣言,王廷瞻就听说过。这种流言本不值得一驳,但谁都没什么好办法。若为此出个法令,那可就越描越黑了。

民间口口相传仅做谈资,也翻不起什么大浪花。但写成揭帖,贴在墙上,那就是大事——这说明读书人思想出现了不好的苗头,朝廷非要辣手处置不可了。

被扶起后,王廷瞻定了定神,吩咐道:“通知各府县,将衙役快手洒出去,凡有揭帖一律清理干净,给我盯住了,敢有继续贴的一律逮问!”这是紧急处置手段,刘瑊答应一声跑着走了。

王廷瞻招手叫来站在走廊伺候的中书,道:“你安排掌柜的找个房间,我们吃完了,要换朝服。”话音未落,那中书身后闪出一人,正是荟萃楼掌柜,原来他就在这里专门伺候着。

那掌柜吃惊道:“老大人,这才吃了两刻,还有好多菜没上呢——我们东家也快到了。”王廷瞻森然道:“废话恁多!你想作死不成?”那掌柜吓得脸色苍白,忙打了自己一个嘴巴子,跑去安排房间去了。

抹了把头上的虚汗,王廷瞻转身进了包间。梁梦龙见他脸色苍白,笑问道:“稚表,出什么事儿了?”

王廷瞻对着潘晟等人抱歉的笑了笑,转过桌子走到梁梦龙身边,将揭帖展开在他眼前。梁梦龙一眼扫过,腾的站起身,对大家道:“老夫要马上进宫,水濂先生,咱们边走边说。稚表,你也跟我来。”说完离席而出。唬的在座的惊疑不定。

王廷瞻觉得事情虽然大,但不是十万火急。提醒道:“总理,换了朝服罢,我已经安排好更衣之处了。”梁梦龙想想也是,微笑道:“诸位不必紧张,是大事,却不急。”众人压下心中疑窦,面面相觑。

服侍的中书已经跑到邻近包间叫上相关人等,带着装朝服的皮箱过来了。

于是,梁梦龙几个先去换衣服。待朝服穿上,个个蟒袍玉带的出来,荟萃楼大堂的音量猛然降低,大家都看着这些难得一见的大官儿,不敢高声大语。有促狭的低声嘀咕道:“政事堂的相爷,也亲自下馆子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