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八十四章 比试交流(1/2)

金师傅和阿发师这场早有准备的比试很精彩,其他师傅之间的对决同样吸引眼球。

时广南师傅的芙蓉鸡片,对上郑衍基阿基师的台式麻油鸡。

仿膳饭庄董世国师傅拿出了扒燕脯,和‘国宴’主厨陈兆麟阿麟师的清蒸曲腰鱼一较高下。

说起来制作这道菜用到的曲腰鱼,在湾岛又被称之为‘总统鱼’。

可以说是湾岛最出名、最珍贵的一种鱼,仅在日月潭有出产。

当年蒋家大少爷去日月潭的时候,这道菜都是每次必吃的。

民族饭店荣学志师傅制作的御府一品元鱼,和花莲创意料理大师庄忠铭阿铭师融合中西特色制作的洋烧排骨,各有千秋,难分上下。

几位名厨大师的比拼,不光湾岛群众和记者们看的大呼过瘾。

在后面最佳席位的杨振兴,同样收获满满。

不光初步学习到了几位师傅的拿手菜,在一些厨艺的细节上,也有了不小的提高。

虽然代表团在内地过来,大家都多少有些看不起湾岛的厨师,觉得他们水平也就一般。

但是杨振兴发现,别人的实力还有待商榷,但施建发阿发师是真的有点儿东西。

通过观察,杨振兴注意到了阿发师在做菜过程中,很多时候都有一些很高超的、分辨火候和原料成熟度的技巧。

这些技巧杨振兴也都会,是他的师父黄子云教过的。

按照自己师父的说法,这个技巧,还是当初杨振兴的师爷,‘开国四大名厨’之首的罗国荣大师,教给作为他徒弟的黄子荣的。

说开了,这套技巧很简单。

就是通过耳朵,准确的听出不同阶段菜肴在炒锅里发出的不同声响,结合视觉观察不同菜肴在锅里是如何逐渐变色,来判断火候和成熟度。

特别是如何准确的判断菜肴将要出锅时的片刻声响,来判断是不是到了离火出锅的时间。

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复杂的,但实际操作十分难,可以说是神乎其神。

就像传说中那些老的修车师傅,只用一根木棍,一头贴在车上,一头放在耳朵边上,就能听出汽车哪里出了毛病一样。

一直到现在,杨振兴也不敢说自己已经完全掌握了这个技巧。

施建发能在这种场合下,使用出这样的技巧,足以说明对方的实力确实很强。

也不愧于对方出身名厨世家的身份。

看着几位师傅轮番在展台上施展自己的厨艺,孙应武孙师傅突然走到了杨振兴身边。

他看着前面的场景,轻声问道:“怎么样振兴?有收获吗?”

杨振兴扭头看了一眼,然后再次回过头继续观察,回答道:“收获不小,这几位湾岛的名厨确实有水平。”

孙师傅点了点头,轻笑了一声,再次问道:“怎么?瞧见那阿发师的水平害怕了?”

杨振兴摇了摇头,认真的回答道:“孙师傅,您这话说的可就不对了。

盛名之下无虚士,正因为对方有值得挑战的实力,才值得我去关注。

要是水平还赶不上我,我闲的无聊才会去跟这样的入较劲。”

“嘿嘿,说的不错,虽然那个阿发师水平比咱们金师傅差了点儿,但是跟你比起来,确实领先不少。

好不容易有块儿磨刀石送上门,你小子会去之后继续好好努力提高手艺吧。

别等着回头巴巴的跑去对方参加的比赛上较量,结果最后再灰头土脸被人踢回来。”

杨振兴脸上露出无奈的苦笑。

他不知道孙师傅这两天到底是怎么了。

明明出发前的时候,对方还是十分严肃认真的样子,谁知道来了湾岛突然变得有些跳脱起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