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十五章 改良(2/2)

点枪声都会准时响起。

看到每次枪声响起,都会冒出一片白烟,安迪心想,是时候搞出无烟火药了。这也太影响视线了。和那些概率射击的士兵们不一样,安迪需要自己的亲卫军能够精准射击,追求的效果就是一枪打死一个敌人。

无烟火药对自己而言,工艺已经完全成熟,精梳的长绒棉纺织厂就有,剩下的硫酸硝酸实验室也有。

枪声吓得附近的小动物们四散奔逃,暂时不用担心老鼠兔子祸害庄稼了。

火绳枪另一个缺点就是无法三点一线的瞄准,手枪就算了,近距离射击的,步枪也要闭着眼开枪,是因为密闭性不好,当然也和发射药有一定关系。

在这方面呢,安迪准备用树脂做一个平光眼镜,射击前戴上眼镜,这样能防止火药的溅射伤害。在实验室,做个几十副树脂平光眼镜的难度还是可以接受的。

总之,这第一次射击训练,发现了不少问题,也找到了问题的解决办法。

其实十七世纪,燧发枪已经有了,就连线膛枪也已经出现了。但是欧洲各国陆军都没有采用,因为技术还不成熟,例如燧发枪的成功击发率只有六七成,而火绳枪的成功击发率超过九成。

线膛枪的问题是,装一发子弹需要的时间太长,足够百米外的敌人跑过来捅个十几次了。

而且膛线磨损的特别快。只适合猎人打猎用。

军需品的一些特点是,量大便宜稳定可靠。

现在只有滑膛的火绳枪能满足这样的特点。

在实验室,安迪开发出硝化纤维之后,又让亲卫军们自己制作了外层是防水油纸的次口径定装弹。

第二次射击训练。就没有白烟一排排冒气的场景了。

带上第一幅树脂平光眼镜的安迪自己也打了几枪,敢于三点一线的瞄准之后成绩有进步,不过手枪十五米靶,步枪五十米靶,不上靶才应该是问题吧。

不过此时欧洲的火枪兵,第一次开枪的距离是三十米。简称排队射击,是要在能看清楚对面士兵的面孔之后才会开枪。这样近距离的齐射,带来的伤害是恐怖性的,往往一次三十米的齐射就能摧毁敌人的士气。

排队射击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双方都想要做晚开枪的那一拨。因为第一个开枪之后敌人没有溃逃,就等于是头顶着悬了一把剑随时会掉下来,心理压力太大,就会连平常训练了多次的装填子弹都做不到了。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