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714章 我看到的是机遇(4/5)

革、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投资能源领域等。

最终的结果大家都知道,除了能源领域做出了成绩,美国搞出了一个页岩油产业,实现了石油自给自足,其他方面几乎是一事无成。

就比如基础建设投入,当时设定了好几十个重大基础建设,然后开始讨论,结果讨论到***任期结束也没有结果。

***雄心壮志的要为美国建两万公里高铁,然而光是一个加州高铁,就论证了十四年。这十四年的时间中国都建了接近四万公里的高铁了。

而且光是这个论证就花了五十亿美金,五十亿美金花完,一根铁轨都没见到。

最终2到4的钱,也都进入到了美国的金融体系当中,然后被金融机构拿去投资一些赚钱的行业。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政府的量化宽松虽然稳住了美国经济,但并没有得到积极的评价,因为钱绕了一圈,最终还是落入到了资本手里,老百姓没有见着。

与之相比睡王政府搞的无限量,评价反而高很多,因为无限量中有很多钱,是直接以现金的形式发给了老百姓。当时新闻上天天报道美国又发钱了,一个人大几百美金,用的就是这个钱。

虽然这笔钱也有很大一部分流入了股市和楼市,推高了纳斯达克指数,把特斯拉股票都炒成了天价,但根据经济学家的估算,至少有三分之一是转化为老百姓的直接消费。

只不过一段时间后,老百姓还是要承担发钱带来的通货膨胀后果。不仅仅是美国,疫情期间全民发钱的国家,在一年多后全都迎来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这也是发钱的后遗症。

面对通货膨胀,富人肯定是无所谓啊,生活用品涨个一倍,对于富人而言也只是毛毛雨,都是开宾利劳斯劳斯的人了,还在乎那10块钱一升的油钱么?98直接加满不多哔哔!

然而对于穷人而言,却是难以承受的生活负担,加一缸油多花十块钱都觉得心疼。当年发的那几百上千美金,一次通货膨胀就都吐出去了,还得倒贴一笔。

言归正传,次贷危机的四次量化宽松的过程中,使得美国产业转移加速。而当时欧洲出现主权债务危机,肯定不能接受产业转移。

韩国、墨西哥等国的经济体量不足,所能承接的产业很少,越南、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又缺少完善的基础建设,至于印度,大家都知道那是一个坑。

所以美国产业转移的唯一目的地,就是中国。中国也利用这一时期,建立起了完整的供应链体系。

等到低端密集型制造业再向东南亚转移时,中国已经控制了上游供应链,诸如越南、孟加拉等国,只能作为中国供应链的补充。

就比如越南,辛辛苦苦半年的时间,做了3700亿美金的贸易量,对外宣称贸易成长百分之好几十,但一算账,只有7亿美金的顺差,算起来利润不到0.4%,拼夕夕走量促销都比这赚的多。

这就是因为越南做的是低端的来料加工,而没有掌握完整的产业链在,在上游受制于原材料供应商,下游受制于市场的销售商,自己完全没有定价权。

若是按照日本的雁行理论,在产业专业的过程当中,承接产业的国家应该是分散的。美国这只头雁,留下一部分核心产业,将其与部分给了西欧、墨西哥、日本等国。

西欧再将淘汰产业分给中欧,接下来是东欧,墨西哥将产业向拉美地区扩散,日本则分给亚洲四小龙,再从亚洲四小龙到亚洲四小虎,然后再向亚洲其他国家扩散。

最终就是发达富裕国家保留高附加值产业,贫穷落后国家希纳低附加值产业。所有国家加起来,构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形成所谓的全球化。

然而这一理论到了中国却不灵了,中国的体量足够大,可以吸收全部的产业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