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50章 还有比这个更让人放心的?(2/3)

筑公司,其实就是县建。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以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工业部门都有自己的建筑单位,实力强劲到走出国门的也不少,但感觉这个年代还不行,甚至没有。

黄国利回答岳东,电建也就是电力部门的建筑公司算比较突出的,毕竟有行业优势,揽工程很有利,所以成长壮大的很快,还有属于自己的辅助、服务生产的专业化企业,比如建筑材料公司、运输和机修厂、机械租赁公司。

当然,电建没有市建那么多市政工程和公路建设的工程做。

至于后面的排名,黄国利毕竟不是建筑口的,不是太清楚,感觉其他的真的大多是泥瓦匠凑到一起。

那位土工师傅也不是很清楚,但他记得有亮点的是拥有石材厂的某乡办建筑公司,无论是板材和雕塑,都已经远销省外,但其它方面的优点不突出。景区里和华年街的雕塑、石砖大多是他们建筑公司的。

岳东忽然感到奇怪,既然葫平村的建筑公司那么优秀,为什么黄国利的厂子周边有那么多的老旧房子还在使用?为什么不造个楼什么的?或者翻新改造一下居住环境。

黄国利很是无奈,葫平村的老村当前属于城中村,在自己还小不记事的时候,甚至于还没出生的时候,随着国有工厂和其他单位的布局,村子陆陆续续分割出去一大半,那些村里人基本上都去城郊的葫平新村定居了。

后来人口越来越多,已经没有城内和周边的宅基地可批了,只能继续向郊区延伸,虽然连不成片、集中不到一起,开个村民大会都相当麻烦,不过能住上新房子。

但城中村的居民,都觉得住在城里不论什么性质的户口,都算是城里人。

在这个城乡差距比较大的时期,有这种观念是很正常的。

其实,老旧城区的改造早就被提上了市里领导的议事日程,葫平老村的西侧那条街,已经有好几家开发商考察测量过了,但开发不起!

因为沿街商户和村民们都想趁着拆迁发点小财,甚至幻想着一夜暴富,几乎都对开发商们狮子大开口,导致最近极少有开发商来谈。

不只是沿街商户和村民们做蜡了,只怕是市里也很光火和无奈,谁也说不准有没有那个机会趁着拆迁发财了。

然而,这是必然趋势,大家只能等,相关部门不可能让村里盖楼影响可能等来的统一开发,所以那一片都还是老房子。

而且一直没法翻新,以免到时候到因为实际居住面积、新投入多少钱翻新等事情扯皮。

所以,不能因为那里都是老房子,就怀疑葫平村建筑公司的实力,那可是葫平村最大的企业,有四百多人!

他们跟随燕建二处和市建从事过铁路、公路、隧道、桥梁、堤坝、电站、码头、机场、运动场、厂房、剧院、旅馆、医院、商店、学校、高级住宅等许多土木工程的建筑活动。

还从事过电力、通信线路、石油、燃气、给水、排水、供热等管道系统和各类机械设备、装置的安装活动,对建筑物内、外装饰装修的设计、施工和安装都有专门的技术人员。

岳东突然有一种买一送一的感觉!

&ems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