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三章 钉子(二合一)(2/4)

口饭,招待一个孔希学,花了快一个上午的时间,当然,也还行,不亏。

下午,他还是有事的。

果不其然,到了下午,杨宪来到了承乾宫。

朱标早就和他有约,黄河决堤消息传到中书省的时候,杨宪就第一时间下令调拨物资到山东进行支援。

当然,这只是初步的。

后续,还有着诸多安排,都需要从长计议。

灾民的安置和灾后的重建,都需要朝廷一一的想办法。

而这些,都需要杨宪和朱标碰头商议,当然,主要是杨宪制定方案,然后朱标看完之后进行拍板。

朱标看完了杨宪制定的方案,也是不住的点头。

杨宪老早就跟着老朱了,能在投靠老朱诸多贤才之中脱颖而出,怎会不是人杰?

就看看制定的这些方案,减赋、免征、平粜、赈济、借贷、安辑、抚恤等等,每一样措施皆言之有物,在总的方针之下,还罗列着种种细则,稍微看了几眼,朱标就不由的点头。

尤其是赈济这一项,杨宪罗列的措施更是符合朱标的心意。

其中有粮赈、钱赈、物赈、粥赈、工赈等等,这些措施和后世的以工代赈几乎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朱标看完之后,笑道:“杨参政,本宫以为,赈济这里面还可以加上一项田赈。田乃民之根本,有了田,民心自会安定。”

杨宪听完之后立即拱手道:“殿下,田赈之事臣并非没有思虑,只是山东近乎无田可赈,是故,臣才未将这一项罗列上去。”

朱标淡淡道:“本来是没有的,可现在有二十万亩良田,可供参政赈灾使用。”

二十万亩?

杨宪整个人都呆了!

卧槽!

这么多?

殿下这是干什么了?

“是孔家?”杨宪很快回过神来,就猜出了几分事情的始末。

“你怎么知道的?”这回轮到朱标傻眼了,自己这还没说,杨宪怎么就给猜出来了?

真一点意思都没。

“启禀殿下,山东那里,若是有谁能一次性拿出二十万亩良田,除了孔家,不会有别人了!”

杨宪看了看朱标脸色,道:“而臣方才听说今日中午殿下才宴请了衍圣公之子,才有了一些猜测。”

厉害!

只是凭着道听途说,加上自己掌握的一些资料,就将事情始末推断了八九不离十,不得不说,这杨宪真的是心思缜密。

朱标此刻也坦率道:“参政猜的不错,今日孔希学是很大方的,不仅捐出了二十万亩良田,此外还有着三十万两白银,东西不多,此事还要有劳参政派人去孔家接管。”

三十万两白银?还不多?

杨宪彻底惊呆了!

他上午还在愁这赈灾的银两怎么搞,上次朱标扫了青楼和赌坊之后,国库富裕了一波,本来他都制定了许多计划预备实施,可因为这黄河决堤,也只能先搁置了!

结果到了这承乾宫,朱标就给他解决了?

挣钱小能手啊!

杨宪不得不佩服朱标,就这么大笔的银子和良田,也就朱标能从孔家掏出来了。

杨宪对中午承乾宫中发生的事,也表示非常好奇,他特别想知道朱标开口之后,孔希学是什么神情。

天!

能有二十万亩良田,杨宪就觉得朱标很厉害了,甚至来说,有了这二十万亩良田,赈灾很大程度上,就可以说完成一大半了。

结果不仅有田,还有钱。

三十万两银子,肯定是绰绰有余的。

朱标顾不得杨宪吃惊的表情,道:“本宫素来知道参政你做事公正,一丝不苟,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