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41章 清军田(2/2)

还有自备武器口粮随军出战,辛苦忙碌,只是换的一点刚饿不死的口粮。当然比民户好一些的是,有朝廷每年拨付的钱粮,虽然经过官吏军将层层扒皮,到手里仍然会有一些,再加上平日里给人帮役做工,家人还不至于饿死。这也是为何晋商们只是用一些小钱,便能说动过万军户云集张家堡闹事的原因,军户们的日子实在是过得太惨了。

和凄惨的军户们相比,这些军将们一个个都是富裕无比的大地主。世袭制下,很多守备千总从明初一直传到现在,父子相继薪火相传,永远把持着卫所的官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土皇帝,掌握着军户们生杀大权。

两百多年的兼并岁月,他们侵占了大部分军户的田地,甚至那些百户总旗的底层军官也无法逃脱,辖下所有人都是他们佃户,都为他们打工。这种制度下,绝大部分军户们根本就没有出头之日,唯一的指望恐怕就是能够得到军将赏识,能成为军将身边的家丁亲兵,这样的话,日子会比其他军户好上很多。

田地的收获,再加上侵吞朝廷拨付的钱粮,使得这些守备军将们个个肥的流油,日子过得穷奢极欲,比那些乡绅们还要逍遥。毕竟乡绅们是靠着功名才能兼并土地,若是后人无法再获功名,他们的田产也就保不住,而这些军将们却是一直世袭。便是有些军将获罪丢失了世袭的职位,很快会有新的军将取代他们。

穷奢极欲的生活消磨了斗志,也使得大部分军将后人丢掉了他们祖先的本领,象戚继光那样的人只是少数,大部分军将子弟,都成了废物。军制确实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时候。

一份份口供送到了洪承畴面前,让洪承畴也扶额叹息,深刻明白了皇帝苦练军队的初衷,这样的军将、这样的边军,岂能指望他们抵御鞑虏战场杀敌?

一道道命令从总督衙门发出,一队队人马开赴各路城堡,目的只有一个,清军田!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