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四章 二百米复赛开始(2/4)

。一连串的改变下,和往昔的境遇对比。让余伟立对于“一人兴衰废天下”这样的历史窘境感悟的是越来越深。

不论有多么突出的运动员,始终还是需要有一批相对优秀的人携手共进的。这是厚度,这也是真正的国家底蕴。

“有人执旗,有人烘托!”

余伟立不由的想起了林幕曾经说过的这一句。林幕年轻,但是能想,更能为所想付出行动。并且能行之有效。有时候很多东西,真不是年龄和经历所能决定的。

当然,也少不了他们这些领导的责任,终究也是盘子不够大。

几人也只是相互寒暄了下,毕竟来体育场观察比赛才是重点。

场中正在进行的都是田赛项目的比赛,晚间的径赛比赛第一项就是男子200米复赛,时间从20点开始。现在组委会的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忙碌着准备赛道上的设施、检查跑道,时间已经快到了。

男子200米复赛总共是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前三名直接晋级,其后最好的四个成绩递补,总共16名运动员进入半决赛,半决赛在明晚开始。

相比于百米比赛,200米比赛的赛程无疑要轻松了许多,除了今天的预赛和复赛,其后的半决赛和决赛都是一天一赛。

而且这一次的赛程安排格外的考虑了轧赛的问题。不但100米和200米安排的很开,400米和200米同样间隔的时间也不算短,充分的考虑了一些兼项的运动员。

这也让之前的代表团很多人有些遗憾,都说林幕之前就该考虑去跑个200米的达标出来,以林幕最后决赛展现出来的状态,他们也相信他跑200米也绝对有一定的竞争力。

只是林幕也就是笑笑,虽然他现在已经摆正了为祖国争荣誉拼命的心态。但他自认还是要以教练工作为主的。他跑的再好,最多也就是一个人而已。

200米、400米,在他的计划里,未来至少三个奥运参赛的名额必须保证,而且上了赛场也不能只是走走过场。这需要花费的精力和时间可都不会少。何况,不但是把运动员的水平练出来,其他方面更是需要多下番功夫,比如加快成熟度培养,比如心态意志培养。

就好像这一次!

“林教练,朱昆那里情况怎么样?”

随着场中的准备完成,比赛即将临近,这时余伟立关心的问了下运动员情况。

华夏此次参加比赛的两位选手,杨祖耀和朱昆都跑进了复赛,杨祖耀在第五组,20秒23非常轻松的小组第一。

只是之前出场的朱昆稍微的出了些意外,可能是紧张,也可能是第一次上奥运赛场过于激动了一些。在一次抢跑后,战战兢兢的跑完了一次200米,成绩20秒76,只排在了第三小组的第五名。

还好的是最终结果不算失望,总成绩第31名挤进了决赛。大起大落后绝处逢生,对任何一名运动员来说都是一个比较大的心理冲击。毕竟还很年轻,到年底才19岁!

“还好吧,预赛跑的太紧了,不过有那一次,也进了复赛。压力放下了后,现在在心态上已经平稳多了。我已经让老袁陪着陈教练他们在检录……”

想了想自己所有的安排,又查看了下百科里现在朱昆的状态,林幕回答了余伟立的话。

“压力?呵呵,是啊!”

余伟立不由的摇了摇头。

往年运动员上了奥运会都是拼命的跑一轮,虽然有可能有紧张,但压力估计从就没有过。

可现在呢,所有之前的成绩摆在这里了,任何一名短跑项目的运动员在荣耀的同时多少也背上了一些压力。谁也不想做那个最拖后腿的人。好像进复赛都是基本要求了一般。不过,按照朱昆之前跑出的20秒50的成绩,实力方面确实也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