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三百二十 苏咏霖狠狠地黑了一把南宋(3/5)

ems;当时宣传队对此还有些迷迷糊糊的,不知道怎么黑南宋,苏咏霖亲自出手编了一个段子,给他们打了个样。

【南国赵官家思念父亲和兄长,于是命令画匠画一副《二帝亲征北狩图》,画匠本不愿意画,被逼无奈,只能作画。

画完成后,赵官家去看,只见画面里是一个帐篷,帐篷一片苍茫,帐篷里一张羊毛毯,毯子上是一群正在做极乐之事的男男女女。

赵官家大怒,问道:“这些女人是谁?”

画匠答道:“二帝的后宫嫔妃和帝姬。”

“另一群男人又是谁?”

“金国的王爷们。”

“二帝在哪儿?”

“二帝在亲征北狩。”】

这个段子打开了宣传口的思路,宣传口如获至宝,文思如泉涌,立刻创作了大量通俗易懂的大宋政治笑话,开始了乐此不疲的乳宋大业。

宣传口的迅猛输出,加上南宋自己拉胯的事实,让苏咏霖的宣传工作事半功倍。

现在相当部分人已经基本上对南宋不抱任何希望,而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苏咏霖身上。

辛弃疾显然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能通过宣传起到如此大的效果,苏咏霖还是很高兴的。

“确实啊,南国的所作所为大失人心,到了那个地步依然按兵不动,那么北地豪杰如何能期待南国的援助呢?只能靠自己,所以我才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出兵南下。”

苏咏霖说出心中所想,辛弃疾却并不觉得奇怪。

对于一个甚至准备对南宋开战的人来说,想要出兵南下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而且无论是实力还是功绩,苏咏霖都比赵开山更适合做光复军的领袖。

更别说现在的赵祥。

苏咏霖只是不想因为自己的身份快速激化和南宋的矛盾、从而腹背受敌罢了。

考虑到这个层面上的问题,田珪子和辛弃疾都积极开动脑筋为苏咏霖思考立于不败之地的方法。

没过几天,赵祥的车队来了,大量礼品携带着赵祥的善意,来到了河间府。

赵祥主动向苏咏霖递来橄榄枝,还说要晋升他为光复军的大将军,他现在占领的地盘完完全全归属他自己管理,军队也好人口也好,都是他自己管理,赵祥只是他名义上的上司,并且保证不对他下令。

然后送来了大量的金银珠宝,珍奇古玩,数量之大,令人咂舌。

苏咏霖收下了礼物,转手把这些礼物一股脑儿的塞进了粮饷司,归入公账,让他们转手卖掉变成军费。

然后就一脸哀伤地询问起了赵开山的丧事以及赵玉成的事情。

“为什么领帅去世了,却不喊我去奔丧呢?我与领帅结交为兄弟,领帅去世,我很伤心的。”

使者陪着笑脸说道:“因为将军身上担负着河北百姓的殷切希望,且面对着金贼巨大的压力,故领帅非常担心他的丧事会引起金贼的妄动,有此担心,所以让我们告知将军,不要让将军为了领帅的事情过度担心,而耽误了抗金大业。”

&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