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13章 死寂(2/3)

无法解释,为何平北将军每日都让柳督军、州督军领士卒而出,将此地当成了演武的校场。毕竟,他从来都不是苛待士卒之人

张特每每查看完四周敌情后,便不由自作思绪。

隐隐有所悟,却又什么都不敢确定。

有心想去问一声,却又因身轻言微,不敢去犯了质疑主将调度的忌讳。

唉,罢了,且先观之吧。

反正军中粮秣就能支撑旬日了,届时自然见分晓。

他放下了心中疑惑,拨转马头,双腿一夹,驱赶战马往更远处去察探敌情。

自然,与往常同,今日又是一无所获的一天。

夜幕低垂,万物寂静。

汉军中军大帐内,同样死寂一片。

数盏油脂灯的火光,随着质地不佳的灯芯崩裂而摇晃着。忽明忽暗,落在了关兴与张苞的脸庞上,就变成了惆怅与落寞。主位上的郑璞,同样满脸的肃然,完全没有了白昼横笛的悠然自得。

最先打破沉寂的,是张苞。

他狠狠灌了一口马奶酒,喘着粗气,努力压制着声音道,“子瑾,你说姜伯约还会来吗?他已经逾期八日了。”

闻言,郑璞没有回话。

只是抬起眼皮,默默的与张苞对视了一会儿,旋即无奈的摊了摊手。

确实,他无法给出答案。

又或者说,他隐隐有答案,但不能宣之于口。

作战计划是他谏言给诸葛丞相的,对其中的凶险最是了解不过。

从魏军境内穿行袭后的姜维,是最关键的一环,也是九死一生的弄险。

如今,逾期八日不至,几乎可以断言了。

对此,张苞不可能推演不出来。

明知故问,不过是心中尚有一丝侥幸罢了。

就如郑璞自身心中,也同样抱有着一丝侥幸,期待着奇迹来临。

所以他不想回答,不想扼杀了彼此的侥幸心理。

但侥幸,是不能长久持有的。

与姜维交情最深的关兴,捋了捋胡须,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将他们拉回来了现实中,“魏将军今日遣人有书信来,声称不会再送粮秣来了。嗯,这也是丞相的意思。”

他的叹息,让军帐内又陷入了漫长的死寂。

粮秣难续,就得退兵。

扣去退兵途上所消耗的粮秣,他们至多只能再等姜维五日。

五日之后,不管多么不甘,他们都要承认谋划失败,退兵离去。

退一步而言,再等下去也无济于事——袭后的姜维部,所携带的干粮,也不可能支撑到五日之后。

因跨越山脉不能携带战马的干系,他连杀马而食的机会都没有。

这也是丞相诸葛亮让驻守在祖历县的魏延,无需再送粮秣来旱平川的缘由。

五日之后,连奇迹都没有机会降临了。

“还有数日时间,不是吗?”

沉默了许久的郑璞,倏然而笑,“没有到退兵的那一日,我们还是有希望的。再者,姜伯约相貌堂堂,也不类早亡之相。”

你什么时候会看相了?

闻言,关兴与张苞不由对视一眼。

待发现彼此眼中有相同的疑惑时,又连忙撇开了视线。

有个缘由安慰自身,总比什么都没有好。

“子瑾言之有理!我观伯约龙骧虎步,非常人也!昔日追逐参狼种羌,在化外之地行军千里,亦能安然而归。今不过是绕后奔袭数百里罢了,何足道哉!我等还是莫要瞎揣测了,做好接应的准备便是。”

关兴率先接言,说罢便寻了个借口,起身大步离去,“嗯,我困乏了,且先去歇下。”

“我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