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304章 浑不在意(2/3)

是横着走的,而它的影响也是深远的,成为一代宋军挥之不去的恐惧。而赵昺很难指望所有人都有如他一样的清楚认识,却也没想到会让装备火炮已久的新宋军还如此害怕,至今闻之丧胆,真是可笑又可怜……

赵昺与张进谈至傍晚,他已经对当前的局势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而心中也已经有了计较。当他走出车厢时,暴雨已歇,西边的天空火红一片,就像燃起了熊熊火焰,士兵们借着最后的天光在挖掘沟渠,将营地中的积水排出。

“陛下,明天是否还要渡河?”见皇帝走了过来,倪亮立刻迎了上去问道。

“水情如何?”赵昺没有回答而是先问道。

“江水下泄的很快,只一个时辰的功夫,被淹没的浮桥已经露了出来!”倪亮指向河面道。

“看来下游排水通畅,没有形成三水相冲的场面!”赵昺一伸手,随侍的谭飞立刻递上了望远镜,他向前望去,浮桥果然显露出来,在河水的冲击下颤颤巍巍的抖动着。

“陛下,若是自此过河便是樊城了,荆襄大营是否设在此处?”倪亮已经知道有事务局的探子入营,与陛下密商了多半天,但他对局势尚不明了。

“襄樊大营扎在襄阳南万山,第六军、骑二师及炮二师皆驻扎于此。第七军正在攻打谷城,第八军已撤出樊城移军邓城镇。伍隆起攻谷城不下,张霸分兵增援,前方道路已被樊城守敌截断。”赵昺简略的介绍当前的局势道。

“其为何让出樊城?”倪亮诧异地道。

“说出来让人笑话,因为史弼摆出了几架襄阳砲,便将我们的张都统吓得跑到了邓城!”赵昺无奈地苦笑道。

“真是该死,居然不战而退!”倪亮恨恨地道。

“朕也没有想到,其居然如此不堪!”赵昺言道。

“陛下当年就不该心软,重新启用这个叛将,将其斩了就没有今日之事了。”倪亮言道,“今日其怯战,属下请旨前去将其斩了,以肃军纪,振奋军心。”

“彼时留其性命是为了大局,当下依然还不能杀!”赵昺叹口气道。他清楚倪亮所言是指在崖山海战中,行朝大营被张弘范攻破,张霸等人降帆欲降之事。而自己为了稳定人心,战后并没有立斩,到琼州后张世杰主动让出兵权,只求自己善待旧属,他便将几人起复留于军中继续任职。

“为何?”倪亮十分不解地道。

“江帅已生退意,若是朕刚至便斩其麾下大将,其必是颜面扫地,回朝以后将如何自处,江家的忠烈之名亦是尽毁,其也只能自尽以全江家之名!”赵昺对倪亮并没有隐瞒自己的想法,看向他言道。

“陛下依然还是心软了。”倪亮听了低声嘀咕了句道。

“皇帝不好当啊!”赵昺望着红彤彤地天空叹口气道。

赵昺何尝不想以雷霆手段整肃三军,但现在他统治的已经不再是在偏安琼州一隅,人口不过百万的草头王了。而是控疆万里,治下人口数千万的帝国了,已经不能任性,快意恩仇,却是要考虑大局,而任何一个统治者首先需要的就是‘稳’,人心稳、社会稳、军队稳、官员稳。

他深知江家在朝野中的地位,自己要是‘逼死’江钲,那么必然又生一场风波。而在这个老臣纷纷致仕,重新调整官员结构的关节,他需要的是稳定,却不是让人感到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凄凉,因此尽管自己愤怒也必须出手维护,使其即便要退,也要走的体面些。

“那陛下要如何?”倪亮自不必考虑皇帝要怎么当,他只知道自己的所要做的就是听陛下的话,而非干扰陛下的布局。

“稳三军,振军心、克襄阳!”赵昺深吸一口气,又慢慢的吐出浊气,说出了九个字。

“属下如何做,还请陛下示下!”倪亮言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