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216章 济尔哈朗的谋划(3/4)

白,北风日渐凛冽。

蓝色的军旗之下,刚刚从沈阳返回,全身披甲,腰悬宝刀的济尔哈朗,正驻马而立。

和部下一样,他也正在为这场飘雪而欣慰。

---降雪意味着冬季的真正来临,气温降低,海面冰封,这一来,明军的船舰就无法自由活动,他们也就不用再担心明军忽然发现在复州或者是盖州外海。如此,他们就可以专心致志的应对金州旅顺的明军了。

从年初离开沈阳,到辽南来镇守,一直到今日,九个月的时间过去了,风霜之下,他鬓角已经见了斑白,皱纹多多,眼神也是疲惫,作为大清两个辅政王之一,年初他被派来辽南,隐隐的就已经是有了流放之意,原本朝中还有一些不平,认为睿亲王多尔衮太过霸道,都是辅政王,凭什么你在盛京,却将郑亲王派到辽南呢?

但随着金州旅顺的快速失守,原本对济尔哈朗的怜惜和不平,都变成了不满和指责。

济尔哈朗深知这一点,因此只能忍气吞声,老老实实的在复州修城防守。

对于金州旅顺之败,“朝廷”并没有实际责罚济尔哈郎,只是口头训斥,令他固守复州,不使再有败绩。

这些都在济尔哈郎的预料之中。

虽然作为辽南主将,对金州和旅顺的丢失,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计策是范文程出的,沈志祥,孟乔芳的这两个守将是多尔衮选定的,可这两个人辜负信任,金州和旅顺都是一天不到就失守,两人根本没有表现出应有的能力,沈志祥更是投向明国,帮助明国骗开了旅顺城门,现在又被明国封为了“归正伯”,明军大肆宣传的行为,无疑是在打大清的脸。

如果重罚济尔哈郎,他多尔衮也逃不掉,因此只能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而在牢骚不满的私怨之外,济尔哈朗倒也没有忘记公心,他向“朝廷”上疏,认为要收复金州旅顺,非的聚集重兵不可,而为了克制明军船舰的骚扰游击,攻击的时间应该选在冬季海面冰封之后。

济尔哈朗的建议和洪承畴的看法不谋而合,于是济尔哈朗被短暂召回沈阳,和多尔衮,代善,洪承畴范文程等人连续商议,最后定出了今冬收复金州旅顺的整体计划。

“每年十二月初,盖州湾、复州湾的海面必会封冻,金州湾的海面也会半冻,时间长达两月,但旅顺却只会有一点点的浮冰,天色好转的时候,甚至连浮冰都没有,明军船舰可以自由往来。”

“也就是说,明军船舰虽然无法偷袭我复州盖州了,但金州旅顺之间,他们的船舰却依然可以往来支援。”

“这一点,我军必须警惕。”

“所幸的是,明军的后方,登州是一定会冰冻的,时间最短一个月,最长两月。这两个月的时间,正是我们攻取旅顺的最佳时间。”

“经过探查,现在明军驻守金州旅顺的兵马,最少在两万人以上,其中,精武营第一镇阎应元八千人守金州,辽东总兵官周遇吉的直属,骑步兵五千,连同第三镇徐文朴的七千人,守旅顺,再加上旅顺水师提督郑森的船舰和可以征调的民夫守卫,明军在金州旅顺布置的防守兵力十分充足。”

济尔哈朗忧心忡忡的介绍情况。

多尔衮洪承畴等人都是默然,这些情况,他们当然都知道了,他们更知道的是,隆武在辽南布置这么多的兵马,不止是为了防守,更是为了进攻,但是有时机,不论阎应元的第一镇,还是徐文朴的第三镇,随时都可以登上船舰,连同周遇吉的骑兵队伍,对大清沿海各处进行大骚扰。

这也是必须拔除金州旅顺的原因,不然整个沿海都寝食难安。同时的,金州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