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911章 火上浇油(3/3)

陛下饶命,左相救命!”那咸平侯的反射弧有点忒长,刀压脖颈的时候才发现那小兵才是真龙,不停的哀求道。

“陛下,所谓不知者不怪,咸平侯不识陛下真颜,以致出言不逊,也是情有可原。再者今日乃是上元前夜,百姓云集,在这良辰美夜当街杀人总是不吉之事,不若在佳节过后再行论处!”陆秀夫不住暗骂咸平侯真是蠢货,可也知此事牵连着皇后,甚至朝局的走势,也只得硬着头皮求情道。

“陛下,今日数十万百姓皆涌向御街,此刻处斩人犯怕引发恐慌,届时骚乱一起便难以弹压,不若择时再行刑!”蔡完义想想也上前道。

“嗯!”赵昺看看只是这一会儿功夫,御街已经堵得水泄不通,正如蔡完义所言一旦百姓惊恐争先逃离,难免发生踩踏事件,想想道,“将他们押往宫门前带枷示众,以儆效尤,然后细细审讯,问清是谁指示,又是谁给了他这么大的胆子!”

“是,属下遵谕!”蔡完义施礼道,然后一边指挥衙役押解人犯,一边率兵在前开路……

在临安府衙役的协助下,队伍又重新开始缓缓向前,而此时的心情各不相同。赵昺此刻的愤怒,在经历了刚刚的事情后,可以说又再次被叠加。一个小小的咸平侯就敢口出狂言,居然敢让自己的亲军都统给其磕头请罪,而其所仗势的无非是皇后,而更恰当的是其背后吴家盘根错节的势力。

而这不能不引起赵昺的警惕,一个庞大的外戚家族对于皇权都是严重的威胁;另一方面让他不爽的是,其竟然敢大言不惭的说自己是依靠其才得以稳定江南,否则连亲政都不可能。他不相信吴家有此能力和胆量,但从此人的言行上来看,亦不能排除他们心怀这种心思。而他清楚一旦人生出了想法,慢慢就会形成自我心理暗示,觉得自己才是国家的主人,再往后就有可能随着野心膨胀,不由的付之于行动。

赵昺清楚自己要想在江南站稳脚跟,当然需要士人集团的支持,而联姻是最为快捷的方式,但同时也伴随着风险的加大。而一旦外戚进入朝堂,且与朝臣的勾结就有可能形成后党,从而威胁到皇权,甚至取代皇权,可谓自己给自己培养了一个潜在的敌人。这正是大宋皇家一直禁止外戚担任宰执的原因,亦是他一直反对政治婚姻的缘故——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陆秀夫却是满脸的焦急向前张望,还不时的询问身边的亲随,似乎在期盼着什么。其实今日他前往武学邀请陛下回宫,也是担心小皇帝走向‘极端’,为了实现革新而不惜动用武力,希望能够以和平的方式完成过渡,不会引发朝廷的动荡。

当陆秀夫发现小皇帝多日为归,只是在与诸将商议如何应对当前的敌情时,还是大宋了口气,可没想到一场灯会又让形势急转直下,引的小皇帝爆发了,竟然要回宫问罪于皇后。而他也清楚小皇帝与吴家联姻,虽然非自己一力促成,却也是出了力的。但并非是为了私利,只是希望通过与吴家及江南旧官宦的联姻,来拉拢江南士人,同时也可从中汲取人才,为国出力。

可事与愿违,小皇帝极度抵触这桩婚姻,若非是太后以准其‘亲政’相胁,只怕吴氏之女是难以登上后位的。而他也知陛下在大婚后也只与皇后相处了一日便返回旧居,对其十分冷淡。吴氏受太后命主持灯会,确有不顾局势大操大办之嫌,其中也非没有讨好陛下之意,只是错在没有问过小皇帝便自作主张了。现下咸平侯又闹了这么一出,更加激化了矛盾,如何阻止小皇帝‘冲动’行事,成了最为迫切的事情……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