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五章苏华府中风雷动(1/4)

晋州,苏华府,小青山。

此处属寻常山野,灵机匮乏,也无人居住。

晨曦破晓,东来紫气,洒遍山峰。

盘膝而坐的少年道者,双目微睁,不紧不慢地吸入一点朝霞中的紫气。

这等紫气,并无神秘之处,也不是向外去寻,外间天地之中并不真的存在那么一种紫气。

所谓“采集东方初生之紫气”,其实是取旭日初生之绵绵生机之意,以此借假修真,调理自身精气神,吐故纳新,使其生机勃勃。

环境能影响人,人也能影响缓环境,这就是内外天地之间相互感应。

有道行的修道之人更注重这方面,懂得借助外界天地的时令,按照对应的季节与时辰,来炼气存神,可事半功倍。

这就是“盗天地之机运,察古今之变化,夺造化之玄妙”,其实也就是这一点一滴的细节累积起来的。

名师与庸师,道行的高与低,区别在哪里?

也无非就在于这些细节方面的把握了。

至少在人间的修道人之间,彼此道行高低差距,只要几个问题讨论下来,大约就能知晓了。

修行,是个非常精细的苦功夫,更是一门艺术,绝不是看了几本书就能轻易上手的。

书里面写的再详细,也总有没写到的问题。

前人遇到的门槛瓶颈,后人未必遇上。

前人一跃而过的坦途,或许对于后人就是难以逾越的天堑。

何也?

人各有不同,悟性,根骨,天分,机缘,身高体重,穴窍的位置,都是不同的,自然会遇上不同的难题。

这个时候,一位明师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出身名门大派,可以时时请教,更有前人手札参考,不必自个儿瞎琢磨,先天就比野路子的散修高明许多。”

“大派出身的,只需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多半都能成才,更看重心性毅力,个人才情悟性反倒其次。”

“自从下降此界,少了门派支持,我有时心有疑惑,连个讨论道法的人都没有,近来更是有心力交瘁之感……还是要有几个能讨论的道侣才好。”

慨叹一声,周迅已经开始怀念起鹿鸣书院的日子了,张清水还在时,以他千年的修行,也是少有的能有资格跟周迅论道的人物……

“可惜,他已经不在世了。”

掐指一算,名为张清水的道人在三日之前,便已经度过天劫,去往了紫霄仙域。

“我还未见得此界的地仙劫数,不知会出现什么?”

周迅特意出现在苏华府境内,在这小青山上渡劫,并不是随意选择。

“这里在风水上没什么好说的,在地下却隐藏着前人埋下的阵基,略显破旧了点,渡劫时稍稍抵挡一二也还是能行的。”

周迅心中存想出禁阵模样,用力催发,不久,山谷间飘起云雾,白色的雾霭笼罩起来。

朦胧间,小青山只露出一点影子。

“差不多了,维持这个程度,大约能坚持半个时辰。”

“积蓄地气的灵池残损度太高,也就能做到这个程度了。”

再不迟疑,周迅全力以赴,调整自身精气神达到一个巅峰,然后,猛地,向上冲去。

仿佛冲破了什么无形的屏障一样,空中回荡起震耳欲聋的雷声,风雷交响,云气聚集。

顷刻间,小青山附近十几里地,都笼罩着一层厚厚的云层。

“雷云,这是雷来打我了!”

雷,在道教法术之中占据特殊的地位。

雷法,向来被视为杀伤力最大,也是最强的法术,没有之一。

它在一定意义上,代表着天道的惩罚,具备很强的针对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