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76章 清穿群魔乱舞之年玉尧十六(2/4)


方良道:“正是在下叔祖。”(注:方良此人是我杜撰,我没有查过确切的史料,只是粗略地了解了一下桐城学派,若是有学术考据党,冒犯之处,见谅。)

玉尧听他说他居然是方孝标的侄孙也吓了一跳,脑子里几个念头闪过。方孝标曾经出仕清廷,并与当初的顺治皇帝关系还很不错,现在他已经去逝四五年了。文字狱“南山案”现在还没有爆发,所以,他老人家还没有被拉出来鞭尸,而方氏全族自然没有被杀。

“你是方氏子孙,如何会到了我这里?我这里应该都是收留些孤儿才对。”

方良这才娓娓道来。

方良年十五时出门游历,不想经过荆湖一带居然被人偷去了盘缠,结果一路落魄到了武昌。说来也巧,方氏乃是名门,他想着到总督府正上去拜会一下年家,只要亮出桐城方氏的身份,年遐龄借点盘缠让他回乡总是可以的。却因为穿得破烂在正门被门房所拒,他又徘徊到后门一带,结果只敲了下门饿晕了过去。

(注:年遐龄在康熙三十八年因郭琇老病乞休而暂理总督事务,四十二年才真正当上总督,当到四十三年进京。所以,按古人的“中庸谦逊”暂理总督应该不会在总督府,我不过而已,为夸大年家在湖广的权威,年玉尧才更有可能在年家这块防护圈内几年间偷偷培养这么多人而在本地无敢管。涉及历史,为免误人子弟,特此说明。)

后正好给来开门的章玉凤(凤妹)给捡到,拖进门来给了食物,然后,一通乌龙:玉凤把人家当乞丐孤儿了,年玉尧当时正要准备多收孤儿,而这小乞丐看着资质不错,玉凤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把他送到庄子上。他也要替妈妈物色优质的人才,妈妈也说过,优质的潜在人才坑蒙拐骗的手段若有用少不得也要用一用了。

然后,原本只是想借点盘缠的假乞丐惊呆了,这是一个被总督年家的名号防护着隐在田园生活表象之下的一个极端“传销组织”——当然,那个时代还没有传销这个词汇。

第一次发现这年家小姐送那么多孩子到庄子里来劳动又让先生教识字觉得有趣,还觉得这年家小姐心地好。然后,第一次听章睿讲史,方良被“shock”了。

而思想教育爱国主义课,循序渐进,越来越尖锐,他原先有些害怕,后来也听得热血沸腾。他和别人不一样,书香门第、家学渊源,别的孩子无法理解的东西,他理解得很快,在课堂上还反给章睿提问。

后来,章睿又向学生们介绍了“党”这个伟大的创造物,还有“党”的伟大宗旨。实现安邦治国,为汉人百姓翻身作奋斗的理想,汉人百姓能人人有饭吃,自信地挺直腰杆子。

除了宗旨理想,章睿还会很多怎么实现的知识,向他们讲很多经世致用的东西,大到国家,小到百姓生产,所有都让方良着迷起来。

三百多年前的少年,还有无限可能的少年,遇上玉尧一伙学习了并深化了传销前辈的经验的“骗子们”,又没有后世人民对“传销或比传销还厉害的洗脑”的抵抗力和警觉心,哪招架得住?

刚开始方良还想听听就当不知道逃走,没想到一待就快两年了,玉尧他们根本不用像“传销前辈们”一样强迫。

方良觉得自己可以成为一名“革命战士”,但是他需要进一步认识那似乎也太小了一点的又是女娃的“领袖”,确认她是不是明主,心胸容不容得下方家。

但是,对于这个比他还小的女娃,她的渊博的知识、敏捷思辩的能力、开放的思想、坦荡的胸怀、极远的战略眼光和伟大的志向是真的让他折服了。都说甘罗十二为相,这女娃恐怕就是那种人物了。

作为桐城方氏的人,他自然知道自己是汉人,有汉化上的坚定信,事满清不过是作为文人没有选择。

而他现在坚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