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32章 小国(2/3)

志走进会议室,就站在门口的位置,他的目光在众人脸上逡巡一圈,这才抬起右手,朝下按了按,说道:“都坐吧,今天,我们的外交官同志们才是这里的主角。”

语气顿了顿,他又接着说道:“我代表国防人民委员部,代表苏联政府,在这里表个态。我们希望能够取得谈判上的进展,尽快结束与芬兰在北线的对峙局面,重建和平。但一切的基点在于,我们在斯德哥尔摩会议上提出的基点停战条件,不会变,停战的四个基本条款,没有退让的余地,这是苏联政府以及苏联人民的根本立场。”

话说完,他转过身,同跟在身后的赫尔与艾登两人握了握手,就那么径直出门而去。

前前后后的,斯大林同志在会场上停留的时候,都没有超过一个分钟,等他出门离开之后,会议桌左侧坐着的几名芬兰代表面面相觑,估计是不知道下面的谈判该怎么进行了。

斯大林同志口中所说的斯德哥尔摩会议,就是指的2月份时,苏芬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谈判。当时的谈判上,莫洛托夫将苏联提出的谈判条件甩给芬兰人,直接就转身走人了,而按照斯大林同志刚才的说法,这次苏联提出的停战条件,还是斯德哥尔摩会议上的那一份。

既然苏联人一步不让,那这次的谈判还有什么意义啊?毕竟之前那份停战条件,对于芬兰人来说有些过于苛刻了,他们是不可能接受的。

送走了斯大林同志,什捷缅科与梅尔库洛夫两人走到维克托旁边,各自在一把椅子上坐下,梅尔库洛夫与维克托从来都不对付,见了面自然也不会打招呼。

倒是什捷缅科主动与维克托握了握手,脸上的笑容也很生动。

不过维克托的心里很清楚,眼前这位新近窜起的参谋型人才,与自己不可能走到一条路上,人家是贝利亚的亲密战友,不仅仅是他,还有安东诺夫。所以说,总参谋部也是有派系的,只是不仔细划分的话,不太容易辨别出来。

送走了斯大林同志,穿着一身黑色西装的莫洛托夫很快回到会议室,他在苏联代表席的中央位置就座,让秘书将一摞影印材料分发下去,人手一份,就连维克托三人也都拿到了一份。

这份影印的材料,应该就是苏方提出的停战条件,的确一共是四条,很粗糙:第一,恢复苏芬1940年的边界,并将贝辰加割让给苏联,同时,将汉科租借给苏联;第二,战争赔款;第三,芬兰与德国断交,并扣押驻芬兰的德军;第四,改编芬兰军队。

这就是一份谈判的基础性条目,双方要围绕着这四条去谈,但很明显的一点是,第一条和第三条没得谈,芬兰人必须全面接受,真正可以谈的,就是赔款多少以及芬兰军队如何改编的问题。

在拿到这份影印文件的第一时间,作为芬兰代表团团长的巴锡基维便提出了抗议,他并没有质疑第三条的内容,而是反对第一条的条款。他认为边界问题应该重新谈判,芬兰最多将汉科租借给苏联,这是芬兰的底线。

接下来,就是双方你来我往的一番争论,在这期间,艾登提出来一个问题:“假设芬兰的一部分要交给苏联,芬兰的少数民族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将获得迁移到芬兰的权力呢?”

随后,赫尔代表华盛顿做了一次简短的发言,他宣称罗斯福总统在向国会提交的咨文中提到,芬兰的问题具有其特殊性,要解决那里的问题,必须经过莫斯科,并以苏联提出的框架为基础,这是华盛顿达成的共识。

毫无疑问,从英美两方代表的发言来看,他们的立场已经非常清楚了,以巴锡基维为首的芬兰代表们,脸上那种沮丧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出来。

不得不承认,国家与个人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同的,只要你弱小,就很容易被孤立,成为别人眼中可以任意宰割的对象。

而对于维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