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72章 难共富贵(2/3)

德军的情报部门已经获得了准确的情报,确定英美及其盟国,将会在明年春季发动登陆作战,在西线开辟一个新的战场,从而威胁德国。

考虑到东西两线都已经陷入了困境,出现了危机,希特勒在命令中要求加强全民动员的力度,征发更多的新兵,同时,对现有部队的后勤人员进行改编,将原本的后勤保障人员、文职人员,改编为所谓的“辅助人员”,从而使其可以在需要的时候,直接投入战斗。

与此同时,命令还要求东线的党卫军,有效的将战俘利用起来,以战俘组成的部队作为占领区的治安维持部队,从而可以将更多的德军部队抽调出来,补充到前线去。

必须承认,对外情报局各个处司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尤其是驻柏林情报站,这份希特勒亲自下发的命令,在短短几天时间里,就从柏林转到了莫斯科,所谓的“绝密”不过是一个笑话。

从这份命令中,维克托可以做出三个判断:

首先,德军的兵力已经捉襟见肘了,这是必然的,否则的话,希特勒也不会做出让后勤人员,甚至是文职人员也投入战斗的训令,这对部队的士气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其次,希特勒在德国的处境估计不是很好了,反对他的声音以及力量,肯定是在迅速增强,否则的话,他不会公开承认德军在东线的巨大失败。尽管这份训令只在国防军高层做有限度的公开,但承认失败这件事,必然也会对希特勒的权威构成重大打击。

另外,英美盟友的反谍报系统肯定是出了问题,否则的话,关于开辟第二战场的情报,不会这么快就被德国人获悉,更何况德国人还很确定的提到,第二战场的开辟将会定在明年春天,而这与英美的计划已经非常接近了。

在库尔斯克会战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之后,苏军并没有在该地域止步不前,而是迅速向第聂伯河方向推进,按照最新的情报显示,罗科索夫斯基所指挥的中央方面军,已经将兵峰推进到了第聂伯河沿岸地区,随时可以发动渡河作战,并继续向基辅方向推进。

说实话,经过连续的几次战役,罗科索夫斯基的军事指挥才能正在迅速体现出来,他在红军的方面军级指挥员中,已经成为了真正的佼佼者,并日益被斯大林同志所看重。

不过,在目前的红军系统内,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等人,还是占据着主导地位的,因此,罗科索夫斯基作为一个波兰人,只能属于受气包的那种角色。

之前,总参谋部与总政治部有言在先,谁先抵达第聂伯河一线,谁就能获得最先进入基辅的荣耀,而从之前的战况看,这份荣誉显然应该是属于罗科索夫斯基同志的了。

但事实证明,一切都没有那么简单。

就在罗科索夫斯基同志指挥着他的部队,向第聂伯河一线迅猛推进的时候,总参谋部的命令到了,他被要求指挥部队转向,向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右翼发动攻势,以保障苏军左翼部队的安全。

对于这样的命令,罗科索夫斯基当然有意见,他认为自己的左翼已经部署了充足的兵力,并对德军的中央集团军群有了防备,他所指挥的中央方面军,有能力在防守好左翼的同时,以优势兵力突破德军的第聂伯河防线。

但总参谋部可不是吃素的,趁着雨季末尾,总参谋部提交了全新的兵力部署方案,罗科索夫斯基所指挥的中央方面军,被变更部署,他在南线部署的两个集团军,也是最有希望突破第聂伯河防线的两个集团军,被划拨给了拖在他左翼位置的,由瓦图京所指挥的沃罗涅日方面军。

随后,中央方面军改组为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换句话说,罗科索夫斯基的进攻任务和进攻方向,应该是在白俄罗斯,而不是乌克兰。

与此同时,瓦图京所指挥的沃罗涅日方面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