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427 争论(2/3)

日丹诺夫,为什么?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日丹诺夫在几年的战争中,大部分时间都被困在列宁格勒,接触不到莫斯科中央的权力。而马林科夫则一直在负责战时工业的工作,他与中东部地区的那些封疆大吏们往来密切,比如说安德里阿诺夫,再比如说沙塔林等等。

现在,联盟在战后经济建设工作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中东部地区的那些州委书记们,不希望所谓的企业回迁工作继续下去,而是希望战后的经济建设工作,能够更多的偏向于中东部地区,那么马林科夫应该抱什么样的立场?

毫无疑问,维克托用头发丝想都能想清楚。

用最快的速度将这份文件从头到尾的看了一遍,维克托掌握了其中的主要内容。

他做了一下归类,从这份文件上看,当前联盟在经济工作上的重心,有一个很重要的主线,那就是确定战后“四五”计划的工作内容。换句话说,此前中央全会上所有有关经济工作的讨论、争吵,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环节来展开的。

也正是基于这个中心环节,会议上就经济主张的不同观点,产生了三个不同理念的争论,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这三种理念的争论中,谈不上谁占了上风,因为这份文件上给出了制订“四五”计划几个要点,而这些要点就是国家计委在制订“四五”计划时所应该秉持的方针,每一个不同的经济主张观点,都在这些要点中得到体现。

维克托看了看文件中所列出的“四五”计划的六个要点:保证恢复和发展重工业、铁路运输业;大力提高农业和消费资料的生产,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保证经济各部门的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在46年之前完整国民经济的调整,利用军事工业增强联盟的经济实力;进一步提高军事防御能力,采用最新的军事技术装备联盟武装力量;保证积累的高速度。

当然,这只是制订下一个五年计划的工作要点,并不是最终的计划本身,维克托猜测,真正的五年计划实施,应该是准备从45年年末开始,甚至是从46年初开始,到了那个时候,三种经济主张之间的争论,应该会彻底拿出一个结果来了。

但是,尽管四五计划的最终出台,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战后恢复工作却已经要全面展开了,通过文件上罗列的内容可以看出来,现在有争论的,不仅仅是一个工矿企业的回迁问题,还有一个战后恢复和建设的基本总投资问题。

因为在此次的中央全会上,有一个基本的总投资预算,已经拿出了草案,联盟的计划,是拿出两千三百亿卢布的基本总投资,对一些主要的经济部门进行恢复和建设,而这些资金的投放,肯定免不了涉及到一个地域的问题,说白了,在这方面的争论,就集中在西部、中部以及东部地区可以各自拿到多大比例投资的问题。

说真心话,这可不是一个小事,它所牵涉到的利益太庞大了,任何一个派系都不可能对它视若无睹,相反,可以说句很到位的话,谁在这场争论中占据主动,就代表着谁在中央的地位更有影响力。

从文件上,目前支持重点恢复西部地区的人,貌似就是斯大林同志以及沃兹涅先斯基等人,而支持中部和东部地区,则是马林科夫同志以及日丹诺夫同志。

没错,日丹诺夫同志也建议重点投资中东部地区,至于他为什么采取这样的立场,维克托暂时也搞不清楚。

从头到尾将文件看了一遍,维克托只感觉脑仁都有点疼了,没办法,他对经济工作的问题确实不擅长,有很多东西即便是看了也看不明白,不过,他倒是能够从这份文件中看出浓浓的硝烟味,这已经很不容易了。

将文件合起来,随手搁在一边,维克托将手中不知何时熄灭的烟头丢到烟灰缸里,这才抬头去看马林科夫和贝利亚,此时,两人正在听安德里阿诺夫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