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473 谍情(2/3)

胆子有点大,或者说,他想得有点多,在确定了美方决定接受他的投诚之后,他急于表现自己,就想到了拉拢德军南方战区总司令阿尔贝特·凯塞林的计划,而且,他还把这事搞成了。

随后,凯塞林调往西欧,出任了西线总司令的职务,沃尔夫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他想着把这一局玩的更大一点,便又有了动员希姆莱一块向美军投降的念头。

现在,伯尔尼情报站提供的这份情报,就是有关美国人与沃尔夫谈判的秘密情报,按照维克托手中这份文件的说法,负责直接与沃尔夫谈判的,是美国情报部门驻瑞士的负责人韦贝尔,而真正主导这次谈判的,则是美国战略情报局负责人约瑟夫·多诺万。

最近一段时间,韦贝尔与沃尔夫的谈判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据说是希姆莱已经决定向英美盟军投降了,同时,他还向英美盟军提供了一个情报,即希特勒已经决定在战败前自杀。希姆莱的想法,是在希特勒自杀之后,第一时间向英美盟军一方投降,而在此之前,他需要更多的时间。

将这第一份文件看完,维克托把它重新合起来,闭着眼睛想了一会儿,随后,便从一旁的椅子上拿过一支钢趣÷阁,在文件的最后方签下批示意见。

在维克托看来,这份情报有必要立刻提交给斯大林同志,并且向外交人民委员会的莫洛托夫同志抄送一份。

站在联盟的角度考虑,莫斯科不应该允许英美一方单独与希姆莱等人何谈,此前,莫斯科允许沃尔夫投诚是一回事,但希姆莱则是另外一回事。

在过去几年的战争中,党卫军在联盟的国土上犯下了太多的罪行,包括希姆莱在内,党卫军的诸多高层,都是联盟将会在战后清算的目标,相比起来,沃尔夫因为一直在意大利工作,因此,联盟对他并不是那么的关注。

另外,西线德军过早的向英美盟军投降,显然也不符合联盟的利益,在莫斯科看来,西线德军的抵抗应该更加顽强一些才对,毕竟那不仅仅能够减缓英美盟军向柏林推进的速度,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给英美带来损失。

维克托在情报最后方给出的批示,就是建议将这个情报所涉及到的消息,通过媒体曝光出去,让英美两国国内的民众都知道,他们的领袖正在计划与希特勒手下最大、最残忍的一个魔鬼谈判,这个魔鬼在过去几年的战争中,屠杀了数不清的犹太人。

现在有理由可以相信,一旦这个消息公布出去,不管是丘吉尔担任首相的英国政府,还是杜鲁门但任总统的美国政府,都将陷入一大堆的麻烦,尤其是前者,正面临新大选的丘吉尔,很可能会因此而丢掉首相宝座,当然,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这个首相也应该是做到头了。

将做过批示的文件放在一边,维克托拿过了第二份文件。

第二份文件来自华盛顿情报站。

此前,对外情报局在美国派驻的情报站中,纽约情报站是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尽管华盛顿情报站早就建立起来了,但人员有限,且影响力也只能算是一般。

不过,在最近几个月里,华盛顿情报站发展非常迅速,一系列的情报人员,正在向美国错综复杂的情报机构,尤其是在向“t”内部渗透。

所谓的“t”,也就是华盛顿鼎鼎有名的街,即游说一条街,在这条街道上,云集了美国大量的政治游说公司。

说实话,在罗斯福上台执政之前,街的游说公司并不怎么多,其影响力也算不上多么大,但是在罗斯福推行新政之后,这条街便迅速的喧闹起来,其在美国政治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正变的越来越重要。

正是基于此,在维克托的命令下,对外情报局专门加大了向街渗透的力度,目的是通过充足的资金,在街建立起自己的代理人集团,一方面是为了获得情报,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