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479 柏林(2/3)

选中,摘掉自己头上那个“临时总统”的头衔,成为新一任的正式美国总统,他就需要一场巨大的胜利,而且,这场胜利必须在大选开始之前便被他收入囊中。

考虑到现实的种种因素,在德国人正式宣布投降之后,美国人对联盟对日作战的依赖不仅没有削弱,反倒是增强了,总的来说,他们不仅仅在盼望着苏军尽早对日宣战,还指望着中国战场上的国民政府,对日军展开全面的反击,以阻止入侵中国的大批日军返回本土。

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接下来所要布置的保密工作,就是有关苏军兵力东进的,按照最高统帅部的命令,从三天前开始,原本驻留在卡累利阿的卡累利阿方面军,已经开始向远东地区重新部署,包括方面军司令员梅列茨科夫同志在内,整个方面军的野战统帅机构,实际上已经秘密转移到了远东。

最近一段时间,尤其是在联盟拒绝对苏日友好条约进行续约之后,日本的情报人员在联盟的活动便开始变的频繁起来,他们一方面是试图推动联盟继续置身事外,与日本保持和平状态,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监视苏军的动向,以便在苏军发动对日作战之前,获得有用的情报信息。

最高统帅部给维克托,也就是给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下达的命令,是尽量保证苏军在远东地区军事部署的保密性,但维克托却是非常的清楚,这种事情要想保密是不可能的。

从联盟的西部地区到远东地区,足有数千公里的距离,与此同时,苏军的兵力调动又不是一个团一个营,而是集团军为单位的大规模兵力调动,不说别的,仅仅是按照铁路部门的预估,这次部署行动需要动用的列车车厢,就多达十四万节。

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怎么保密?

因而,从实际角度考虑,维克托认为对内情报局、反谍报局所能做到的最佳结果,就是不让日军或许苏军的具体进攻计划以及进攻时间。

维克托的座车是由苏军驻柏林管制委员会安排的,不是维克托所习惯的伏尔加,也不是军用吉普,而是一辆奔驰轿车,说的更具体一点,就是一辆奔驰770k防弹车。这种车是希特勒所乘坐的,全世界一共有17辆,而维克托所乘坐的这一辆,是管制委员会从戈林的别墅里查抄出来的,稍后,等斯大林同志前来柏林参加会议的时候,这辆车将作为他老家人的座驾。而等到斯大林同志离开柏林之后,这辆车则会被运回莫斯科,收藏到联盟的国家博物馆。

乘坐着舒适的奔驰轿车,维克托去了一趟帝国总理府,参观了希特勒自杀时的地堡,向负责鉴定工作的技术人员,询问了对希特勒尸体的鉴定结果——这其实就是走一个流程,象征性的意义要比实际意义大的多。

在参观完了帝国总理府之后,维克托又乘车离开柏林市区,去往位于柏林南郊三十公里处的波茨坦采西林霍夫宫。

与之前召开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时的情况不同,这一次,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柏林的会谈,并不是什么秘密,各国的媒体早就透露出了相关的消息,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会议召开的地点,也就是波茨坦,从安全性上来说,是绝对一点问题都没有的,毕竟仅仅是苏军,就在该地区部署了两个集团军。

如今的波茨坦处在苏军的绝对控制之下,作为英美的安全团队,两国只是派遣了一支小规模的安全部队入驻,而且,这支安全部队也没有住进采西林霍夫宫内,而是在永芬湖畔的一处私人公寓内安顿下来。

维克托在采西林霍夫宫视察了一番,随后,还与美方的代表,鼎鼎大名的史汀生先生碰了个面,简单的商谈了一下采西林霍夫宫的安全警卫分配问题。

史汀生的确是个很有名气的人,他早在30年代的时候,便出任过美国的国务卿,著名的“史汀生主义”就是由他提出来的,也是由他名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