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一百四十九章 码头(2/3)

在当今这种市场萧条的贸易环境下。

也就是借着这个,盖亚集团才能在业界始终是屹立不倒,并且在同行们诧异的眼光下,竟然慢慢的有些开始向物流这一块儿扩张渗透的样子了。

贸易公司,作为市场食物链的下游,很大一块儿的利润都是在消耗在了物流上这一块,如果能把物流这一块整合进来,那从成本和规模上讲,盖亚集团才能说是正式迈入大型贸易集团的行列。

这也是类似的主营贸易的集团,在当前国际行业新形势下不进则退的必由之路。当前的世界,网络销售已经成了大趋势,虽然是还面临着全球各个国际、地区之间,不同的贸易关税以及各种贸易保护措施的阻挠,还在艰难的行进。

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未来的贸易主要形式必然将变成网络销售、自动销售加全球集中物流的这种形式。在这种新形势下,传统的贸易公司是必然会逐渐消失,全球贸易链的核心将向行业上游转移,物流经营将逐渐得以掌握行业的话语权,这几乎是必然的趋势。

所以,盖亚集团一旦有了余力,就想尝试着涉足这一块,这也是生存的必然。不过可惜,整合物流这一块儿,在香江却不是个容易的事儿。

香江的物流主要是码头货柜这一块,在香江这种全靠着贸易进出口业务生存的弹丸之地来说,可以称得上是最优质的资产,一向是掌握在香江业界最有权势的那些人手里。尤其是其中最顶尖的那个人,来头太大,根本不是盖亚集团这种级别可以窥伺的。

盖亚集团这样的级别,最多也就是窥伺一下码头的整体租赁业务,如果资金充裕的话,这个倒是可以玩一玩,只要你有钱,资本有保证,愿意交纳租金承担经营风险,不管是中远还是香江国际,甚至是港务局都是不会拒绝这种生意的。

李贺他们几个人现在正是在琢磨着开拓这一块业务。

这种事情事关重大,算是集团业务扩展上一个最关键性的台阶了,所以张泉才要回来掌握一下大局,否则他要是不愿意,那谁也不可能瞒着他来做这个事儿。

张泉一行人来到香江国际货柜码头的四号码头,这是李贺他们和那边谈好的地方,到了地方,二少说:

“喏,就是那个,如果不是那个老家伙想要急着转移业务中心,恐怕咱们也不会有这个资格拿到这个经营权的,这是费了老大的劲儿才谈下来的。

这可是一个真正的深水码头,水深14米,泊位有三个,面积二十五万平,单单每个月的吞吐量就有近百万吨,如果咱们弄过来,经营好的话,但这一个码头就能抵得上咱们全年的交易量了,干吧!泉子,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搏一搏,就能出位,今后咱们集团就再也不用担心贸易量缩水的问题了,怎么样?”

身边几个兄弟,都目光灼灼的看着张泉,显然在这个问题上大家早就有了共识了。现在就只能他张泉来拍板。

实际上二少说的话,有些过于煽动性,货柜码头并不是坐收渔利,它同样有经营风险,同样是要担心贸易量缩水的问题,只是相比较起最直接的贸易公司来,码头经营相对隔了一层,影响不那么直接而已。这个张泉当然懂。

他想了想,没有直接拍板,而是又问了句,

“码头弄过来可以,但是咱们的人手够不,能不能撑得起码头管理,这个东西可是很专业的活计,没有人才可办不成事。”

二少一听笑了,

“这个……啊!哈哈!我说你就担心了太多。你以为现在还是几年前的时候了么?现在这世界到处都是裁员潮,你要说别的不好找,但是两条腿的人却到处都是,咱香江人才市场上上急着找工作的高素质高学历人才多得是呢?哪里还怕没有人来干啊!不用你说,咱们兄弟们早商量好了,如果码头真的弄过来,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