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千章 国宴和餐饮(2/3)

这样的高技术工人不断的出现,西北不停扩张的经济和工业,对于高级技工的缺口不但没有因为高级技工的层出不穷而减少,反而越来越大了,正是这一系列的原因,造就了整个西北的一大批的高收入人群,杨元钊的高工资计划,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的中产阶级,他们拥有房产,稳定的收入,从事着体面或者技术的工作,这些人才是西北的中坚。

钱多了一定的程度,再多就是一个数据了,经过了一些的胡吃海喝之后,很自然的,他们就有了更高的追求,中国的饮食化源远流,各种美食也是层出不穷,有了这个巨大的市场之后,包头的餐饮业也因此而发展。

刚开始,杨元钊并没有注意到,可是一次偶尔听说的美食,激起了他对于美食的记忆,后世的那一款关于吃的节目,可是红遍大江南北,中国的明史,从某种意义上面说,也能够成为一个餐饮史,美食即是满足口腹之欲的吃的化,也是历史和明的传承。

既然如此,杨元钊当然愿意推动了,组织了一笔资金,不多,也就是一亿西北元,专门成立了一个机构,发觉中国美食化,传承中国美食,并且推陈出新,进行创新,现在还只是一个雏形,但是在清朝覆灭不到几年的功夫,曾经的御厨们还在世的前提之下,庞大的资金之下,御厨被搜罗个七七八八,清宫有关美食的献也都搜索过来,加上各地的沧海遗珠,西北已经形成了一个国宴的雏形。

这一次全体会议,因为是第一次,加上影响力巨大,西北多多少少的铺张了一些,没有采用清宫最著名的满汉全席的方法,却吸收了满汉全席的几道名菜,并以此推陈出新,以10人桌为主题的宴会方式,一共包括了18道冷热菜肴,6个汤和其他的一些特色主食和点心。

参与宴会的众人,除了少数的几个,比如朱而典等列强外史,曾经有幸,参与过清宫的宴会之外,其他的都很少吃过这些菜肴,相对于清宫的大路宴席,这些菜肴在多方融合的情况之下,推陈出新的,味道是最重要的,传承和化也极为重要。

要那些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明白中华菜肴的博大精深,这有些太难,可是先抓住他们的胃还是可以的,美食和音乐建筑一样,是不用翻译的美,对于感官的极度刺激,才是他的真正内涵,至于人方面,就算是一些知识浅薄的中国人都不知道,更别说那些外国人。

按理说,杨元钊和刘澍,需要在助词之后,进行总祝酒,顺带会进行小批量个人敬酒,这也是官方行为的一部分,不过此时,无论是杨元钊,还是刘澍都没有这个心情继续敬酒,他们的身后,各有一个机要秘书,全程跟铁路局保持联系,拉着袁世凯的专列,一直都在他们的视线范围之中,每隔5分钟就会通报一次,现在一切都正常,大概在7点钟左右,会进入到包头新区的范围之中。

终于来了,两个人视线相交,却一脸的欣慰,袁世凯的到来,是秘密前来,而且是突然起意的,他的到来代表的意义,刘澍和杨元钊都知道,甚至他的到来,到现在还是绝密,一大帮的高级将领离开,并不会在短时间影响整个北洋的运转,袁世凯的名义也是疗养,只要保持他们到来的消息,最少半个月是不成问题,而半个月之后,当袁世凯跟他们二人见面之后,商定一些条件之后,由他们的帮助下,西北强大的实力,别说是两个星期的时间,在便利的铁路网的支持之下,最多一周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对于北洋区域的接管,即便之后再有什么浪花翻起来,也影响不大。

从欧洲战争爆发开始,到目前的局势发展,美国有可能提前介入,而亚洲的环境也可能会产生新的变化,这中间,以前没有动手,只因为的欧洲的原因和西北自身的原因,现在一切都准备就绪,留下北洋和革命党不但不会成为某种助力,反而会成为巨大问题的前提之下,西北已经开始讨论,如何的统一中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