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心转意(2/3)

,二房却要一蹶不振,因此偏着赵玦些。如今两年过去,玮哥儿虽然仍未袭爵,却已经考中了秀才功名,又要参加秋闱,二房眼看着有了振兴之望,在族中也极得人心。相反赵玦调回京后,就在六品上不动了,说是反对把他家出族,也不见有什么贵人来说情,不肯来接泽哥儿,还要宗房出钱养着泽哥儿主仆。父亲心里早就有了想法,怎会以为,赵玦一家还有压过二房的一天呢?”

“这……”沈氏听得有些不大自在,“是不是太过趋利避害了些?”

赵璟笑笑:“这也是人之常情,从前二房叔祖还在时,你何曾见父亲跟二房的人争过先?后来一时糊涂,非要帮着赵玦一家,与二房老夫人争闲气,可看到合族人都不站在他那边,他又软了。如今族人都夸二房仁义大方,八叔祖主张子弟读书,还出了好几个读书种子,中了几个秀才,今年足有六七名子弟要下场考乡试。县里谁人不说,我们赵家又有了中兴之望?因此父亲也不再执拗,不但许我父子二人读书科考,今年源哥儿没能过院试,他比我们夫妻还要着急,亲自托人要把源哥儿送进玮哥儿从前上过的堂。今日中元节,他又让人请了戏班子来唱贺人高中的吉祥戏,就是想要讨好族人,虽说旁人不领情,但父亲的用意还是好的。你等着瞧吧,若是源哥儿明年能中秀才,再过三年得了举人,父亲只怕连赵玦那个六品武职都不放在眼里了。”

这不是“欺软怕硬”吗?沈氏张张口想说些什么,又闭上了。算了。公爹毕竟是公爹,做晚辈的,当为尊者讳。有些话埋在心里就好了。她又叫了心腹婆子来,命其留意赵煜与赵泽见面的情形。如果赵泽主仆不出夭蛾子,那当然最好,可若真的有事,他们索性就借机把人赶出去得了,省得那些人死赖在宗房!

赵煜还不知道儿媳已经派了人来盯自己,他见了赵泽。发现这孩子已经成了瘦削少年,算算岁数,似乎比赵玮还要大一岁。可个子却比赵玮至少矮了半个头,脸色也不大好,带着大大的黑眼圈。他不想自己把人软禁了两年,是否对这孩子的成造成了不良影响。反而先生出了几分嫌弃:“怎么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你如今又不用读书考科举。成天都在琢磨些什么?!”

赵泽紧紧地抿着嘴,低下头不说话。他大了些,又被软禁两年,沈氏还只许两个小丫头贴身侍候他,其他下人通通都被隔绝在外院,不许和他见面。他受外界影响小了,有了时间,想事情多了。也渐渐有些明白。他母亲那事儿只怕不全是人家冤枉的,自己肯定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否则外祖家里早就替母亲喊冤了。

不过他肯定自己没有杀过弟弟,兴许母亲是为了别的原因,才对小二房下手,多半是为了他父亲的爵位着想,还有可能是受了祖父的指使。可惜祖父去世得早,无人可证母亲清白,母亲也只能受委屈了。这么一来,他母亲犯罪,完全是一片护夫爱子之心,二房恨他们也是人之常情,只是父亲未免太过无情了些,一见事发,就不顾多年夫妻之情,若不是外祖蒋家势大,差点儿没把母亲给休了。

想明白了以后,赵泽心里对二房的怨恨就少了几分,可赵煜这个答应了照看他,却翻脸把他关在宅子里不许出门的辈,在他心里绝对不能算是好人。

然而,祖母和父亲迟迟不肯来接他,科举又无望,他心里也茫然了,难不成所有人都放弃他了么?那他回来又有什么意义呢?

见他不说话,赵煜觉得十分无趣,便索性开门见山:“你在我家里也住了两年,你老子说,让你考中了举人再回去,可你连县试资格都没有,说什么举人?还是早日回家去吧。”

赵泽心里一阵委屈,咬牙道:“祖母与父亲的吩咐,赵泽不敢违抗,想必家里辈会打发人来接我的。”

赵煜哂道:“我都写了不知多少封信,还打发人去京城跟你老子说,把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