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八章 兄妹团聚(2/3)

年祖父刚去世不到百日的时候,祖母张氏命卢妈夫妻暗地里在外头置办下来的宅子。那时她还想着,要带着儿子媳妇孙儿孙女,搬到这边来安稳度日,先守上三年孝,再让儿子去参加会试,考个进士功名出来,入朝为官,怎么也比赵炯全靠一个爵位要强。因为想着要住,所以她在挑宅子的时候,特地嘱咐了许多条件,卢妈细细找了许多地方,才找到了这里。

大门开在东南角上,进门之后,右手边的小院子是门房和车马棚,右边月洞门进去,倒座房上三间打通的屋子宽敞明亮,正是客厅,客厅过去,又有一间小屋做茶房,西端紧接着又是月洞门,里头是客院,有两间屋子。

二门进去是内院,这第二进是正院,当年是预备了给赵焯和米氏夫妻住的,正屋三间,带两个耳房,东厢是赵玮的住处。虽然当年他还小,但已经独自一间屋子了,前两年他上京时,已经把屋子重新整理了一遍,家具用品全都撤换过,因此这回稍加打扫,就能入住。这些天他一直住在这里。

西厢是书房,里头还有张氏从建南侯府带出来的几十箱藏书,至今没来得及收拾,都原样堆在里头。赵玮两年前来时,为了读书方便,收拾了一间屋子出来写功课用。

正屋两侧的耳房是丫头仆妇居所,其中西边有一个小小的穿堂,直通第三进院子。这原是张氏为自己准备的地方,后罩房五间打通,十分宽敞,屋前还种了许多花木,东边一排厢房作库房使,眼下还上着锁,西面是个小跨院,里头是厨房。两年前张氏上京时,因为起意突然,为了省事,就住在前头正院正房里,这后罩房根本就没有收拾出来。那时不觉得有什么,但现在赵琇来了,就有些麻烦了。

刚置办宅子时,她还是个奶娃娃,肯定是离不得父母的,因此张氏也没给她安排住处,想着她可以跟父母住在正院上房里。但现在父母都不在了,赵玮都只是住在东厢,她做妹妹的难道要住正房吗?未免有些于礼不合,况且她年纪再小,也是十岁的女孩子了,跟哥哥住一个院子,也不太合适,而西厢又是书房,不好住人。赵玮的意思是,他已经叫人把三进院的后罩房的明间、西次间与西梢间收拾出来,勉强能住人了,妹妹可以暂时住在那里。

他对赵琇说:“暂时委屈妹妹几日,我觉得咱们在这宅子里也住不了多久,等该抓的人抓了,该判的也判了,估计封赏就要下来,到时候说不定要把咱们家的侯府给发还回来。我打听过了,咱们家的老宅子没有被皇上赐给别人,只要皇上一句话,就又是我们家的了。”

赵琇心里总有些惴惴的,大概是因为过去几年里失望得太多了,她对皇帝不是非常信任:“真会还给我们家吗?该不会拖呀拖的,又给拖忘了吧?”

赵玮笑了:“皇上忘了,还有太子呢。”他看了看前后左右,见下人都离得远,便凑到妹妹跟前压低了声音道:“皇上快不行了,估计太子用不了多久就要继位。颖王和朱丽嫔事败,把许多宗室皇亲、勋贵武将都卷了进去,如今外头乱成一片,太子又忙着为皇上侍疾,因此还顾不上我们。这一次平叛,除了广平王世子以外,咱们家就是最大的功臣,世子都没说什么,我们自然也不好在这时候冒头。不过太子私下派了人来看过我几回,叫我若有难处,只管开口。我能有什么难处?京里是惯熟的,若有什么事,也可以向柱国将军府求助。”

赵琇深以为然。她想起了进城时看到的景象,有些好奇:“有很多人被卷进叛乱里了吗?我来时一路上都看到官兵在抓人。”

赵玮歪了歪脑袋:“说实话,我觉得这里头说不定有几个冤枉的。如今但凡是跟朱家和颖王沾了边的,都倒霉了。大理寺和刑部只管抓人,抓到了再慢慢审,若是审完了证明是清白的,才把人放走。虽说麻烦些,但也避免了漏网之鱼。这一回,皇上震怒之极,人人都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