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七章 突如其来的罪名(2/3)

算上钟家祖产、历年俸禄还有太太奶奶们的陪嫁,也没这么多。若说都是王妃送的,人家广平王府可不愿意承认,钟大老爷除了承认自己贪污,还能说什么?

最可怕的是,大理寺还列出了钟大老爷发第一笔财开始,历年所担任过的官职,从中寻找着他贪污的赃款来源。他这些年的官职都不高,但也是实打实的体面位子,还到地方上任过考官,有过几笔赈灾款从他上司手里流过,他任考官的下辖地区里还闹过小规模的科举舞弊丑闻——当然,出事的是县一级的,他却是府级的考官,并未牵扯进去,从前说他清白,合乎情理,但现在要说他不干净,似乎也不是说不过去,他还没法解释清楚。

钟家是书香门第,从老太爷开始,就以清名立世。这渎职、贪腐的罪名,还有可能用失察或不通庶务之类有的没的借口混过去,得到部分士林中人的原谅,可贪污赈灾款项,就从道德上将钟大老爷打入底层,涉嫌科举舞弊,索性就将钟家从士林除名了。一旦定下这个罪名,钟家子孙起码三代都别想在读书人圈子里挺起腰杆,体面清白的人家也不会愿意跟钟家联姻,这才是对钟家最大的打击。

钟大老爷终于发现,刑部与大理寺都不买他的账了,而他又没法证明自己的清白,更担心跟刑部与大理寺的人闹僵了,对方又再次追究他谋逆的案子。可要是变卖家产补上赃款,他又不甘心。这十万两银子拿出去,钟家瞬间就回到他父亲刚去世时的财富水平。那他这些年来的一切收获,不是全打了水漂么?他只能再次来求广平王,希望广平王父子看在死去的钟氏面上。可以再帮他一把。

高桢的警告他已经听妻子说过了,他本不敢冒那个险,可是,现在高桢父子都不在王府,若在这时候,他们一家人过来,帮王府协理丧事。出面接待来吊唁的宾客,等等,让全京城的人都知道钟家为女儿的后事出大力了。那等广平王父子回来,就没有理由为难钟家,说不定还要还钟家一个人情,在皇上面前帮他说说情……

钟大老爷打的如意算盘。王府里有点头脸的管事都能看得出来。就连烟雨也都猜到了。因为钟大老爷最近又招惹上官司的消息,在京中并不是秘密。赵琇是因为哥哥入宿宫中,平日又少与外人来往,到了广平王府,又很少问朝廷上的事,所以还是头一回听说。

她心里觉得有些怪异,这些罪名听起来好象很唬人,但如果是真的话。怎么过去从来没人提起?如果钟大老爷真的做了这种事,广平王是绝对不能容忍的。而那些想将广平王从储君之位上拉下来的人,也早就拿这种事做借口,打击广平王了吧?赵琇猜想,钟大老爷也许真的没做过这种事,那现在为什么刑部与大理寺又追究起来了呢?而且还没有明证,就有意给他定个罪名。刑部和大理寺最近都挺忙的吧?还有闲心做这个?要是看钟大老爷不顺眼,当初直接一个谋逆案就能将他搞定了。

赵琇又想起了那日与高桢分别时,他脸上的莫测表情,暗暗怀疑着这会不会跟高桢有关系?也许,这是高桢对钟家人的报复?只要新君或是广平王愿意配合,这个法子确实能直接将钟大老爷从官位上拉下来,免得他继续用生病为借口拖拖拉拉不肯辞官了。而因罪被革职的官员,也没有再度起复的希望。顶着那么大的罪名,就算身家性命得保,回到老家也是要被人看不起的。钟家的儿子将来想要科举出仕,东山再起,恐怕也没那么容易了。

赵琇在这里猜想着,打算等高桢来了,私下问问他,忽然看到烟雨又一次怒气冲冲地回来了,这次还扶着脸色苍白的曹妈妈。她连忙迎上去:“妈妈这是怎么了?”曹妈妈一副欲哭无泪的样子,抬头看着她张张嘴,又无力地垂下头去。

烟雨便气愤地道:“妈妈到前头劝说钟老太太,别再哭闹下去了,后头还有客人来吊唁呢,叫人家看了,岂不是要笑话?钟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