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七章 赵玮求书(1/4)

看就来【思|路|客】..ino,热门首发站,更新快,无弹窗!

(猫扑)赵玮在李光地到京的第天上门拜访了.

李光地对赵玮的到来似乎并没有吃惊,微iao道:“某到京后,曾有故友来探,闲谈时提起小侯爷的善举,实在是读书人的一大幸事。某虽才疏浅,不敢称是什么名家,但治数十年,也有些心得。若能对后进有所助益,也是某的荣幸。

赵玮恭敬地道:“李先生才名,天ia谁人不知?先生过谦了。若明知馆能收藏先生大作,则天ia皆能受益。赵玮替天ia谢过先生高义!”说罢起身一礼。

他是有爵位在身的侯爷,称呼李光地,不叫“大人”叫“先生”,是故意为之。这样做不但不会显得他无礼,反而让两人之间的来往固定在求教问的范畴了。这是在向李光地表明,他上门来,不是因为对方的官位与前程,而是因为对方在问上的造诣,也省却了许多麻烦。

李光地看起来对这个称呼还挺喜欢的,微iao着谦让了几句。两人又坐下来一边用茶,一边闲谈。赵玮事先准备了两个与理有关的问题,都比较有水准。象李光地这样的理大家一听,就大概知道他的水平在什么位置了。绝不是随便找了两个浅显问题来做表面功夫的,而是真的熟读了不少理著作,对一些字句的解析也颇为透彻。少年中,能达到这个水准的,问都是不错的了。当然,这种程会让李光地感到欣赏,赞叹,却还没到让他生出收徒之心的地步。他只是从此就对赵玮有了个很不错的印象。一听人提起,就会记得赵玮是个年轻袭爵的勋贵,但非常好而且聪敏谦逊,是个难得优秀的后辈。

赵玮在李家只停留了两刻钟的时间,不算也不算短。他做足的礼数。出门时遇到来找李光地的几位翰林、名士,当中就有他曾经上门拜访过的人,连忙又恭恭敬敬地见了礼。

那位名士对他印象很好,态就随意些,哈哈笑说:“这是听说李晋卿回京了,就立刻找上门来了么?一定是我家那臭小报的信!晋卿明明昨儿才说。打算回京先歇几日的,暂不见外客的。如今天天有客上门,他一定很头痛吧?不知小侯爷今日收获如何?”

赵玮笑着把李光地送的几本书名zi告诉了他,他边听边点头:“都是他昔年的大作,你回去好好看一看。想来应该能对你有所助益。不过我若是你,一定会再来。他这几年在老家也没闲着,听闻又有两本新作了,昨儿我来,他不给看,怎的今日也没给你瞧瞧?实在是小气了!哈哈哈……”

赵琇一脸谦虚地笑着,心中却在盘算:李光地虽然嘴上说回京先歇一下,暂不见外客。但从他与他朋友的口看,分明有不少人上门拜访,连建南侯府明知书馆的传闻都知道了。显见他在京城人脉颇广,朋友也不少。虽说祖母认为他人存疑,最好少接触为佳,但观其言行,就知道他绝不是一般埋头治的老实翰林。这样的人,在官场上说不定能如鱼得水。他又曾做过今上的老师。只要没有行差踏错,必受尊崇。果然如妹妹所说。可以与他适当结交,说不定是个助力。

几位问大家都没想到赵玮脑里在想什么。其中有人尚未受到他的拜访,倒有些迫不及待了,只是有些拉不下脸来提出邀请,就拐弯抹角地说:“总听他们几个说起小侯爷年轻好,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我家也有几个侄,自幼读书,作的章勉强还能看看。小侯爷不妨与他们结交结交,也好指点一下他们的问,以免他们做了井底之蛙。”这就是在暗示赵玮上门了。

赵玮心知肚明,也恭敬地说:“改日定当上门叨扰。”对方这才满意了。

这有一人暗示成功,又有别人按捺不住了:“我家那几个小蠢钝,不敢跟你家孩相比。倒是我还有几本不错的书,兴许还有些用处。小侯爷得空了,不妨打发个人上门来取。若能收入书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