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九章 请客(3/4)

一年,低调节俭些也没什么不好。我们只需要在酒菜上多下点功夫就行了,又不用在京城权贵圈子里挣个善于取乐的名声。”

至于文武分开什么的,她心中其实仍旧大不以为然,不过入乡随俗,既然张氏认为这样比较好,她也没有异议,顶多就是到时候辛苦些,两边走。

张氏也觉得免了戏乐亦无不可,赵玮更是举了几个例子,说明最近这一年里,大户人家饮宴已经没有从前那么奢侈了。今上登基后,作风就一直偏向节俭,深得文臣士林赞许。勋贵武将们虽然不以为然,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最近京中也开始流行起简化版的宴席呢。

事情就这么定下了。赵琇又开始跟张氏商量起宾客名单来。

广平王父子已经说好了不会来,但帖子还是要送的,这是应有之仪。

柱国将军府曹家是第一个要请的。曹家有宴席必请赵家祖孙,赵家祖孙有宴席,自然也不能怠慢了曹家人。

几位多年来一直与赵家祖孙保持不远不近的联系的武将人家,也在必请宾客之列,只是对于汪东升,赵琇与张氏有不同的看法。

张氏虽然厌恶汪家人之前的误会与污蔑,但如今已经明白,他们不过是受了牛氏祖孙的蒙骗,也得到教训了。汪东升曾经养在赵家,与别人相比,和赵家的情份更深些。赵家摆宴,无论如何也不能把他忽略过去。如果因先前的事将他一家拒之门外,传扬开去,这门亲友就真的要绝了。

赵琇则认为,汪家上赶着给他们祖孙不痛快,他们何必太念旧情?又不是他们祖孙理亏。就算真要跟汪家恢复往来,那也得是汪家先做出赔礼道歉的姿态,让人觉得有诚意了,赵家才会考虑宽宏大量地原谅他们。现在汪家啥表示都没有,赵家就先给他们下帖子,岂不是让人觉得赵家人很好欺负?

赵玮站在妹妹这一边,所以张氏没有坚持太久,只是劝赵玮:“给曹家下帖子的时候,跟他们说说这件事。若是他们愿意出面说合,叫汪东升给我们赔不是,我们也不必跟他计较太多。如今他也被牛氏害得不浅,狼狈得很。若我们落井下石,倒是辜负了你们祖父当年抚养旧部遗孤的好意。”

赵玮与赵琇对视一眼,后者默然,前者笑了笑:“是,祖母,孙儿心里有数的。”

武将这边的客人捋得差不多了,至于几家勋贵,张氏对他们不熟,其中还有眉山伯府丘家这种女眷与她不和的人家,但因赵玮曾经与他们打过交道,因此都一并请了。张氏看着宾客名单上的列表,觉得为了孙子着想,她忍一忍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剩下的就是文官士人方面的宾客了。几位曾经指点过赵玮功课的大儒自然在列,邻居那位老翰林学士也是座上宾。张氏清点了一遍,发现与自家交好的文官其实没几个,当年与她相熟的大部分人都不在京中了,倒是太后娘娘的娘家蒋家,因为赵玮赵琇护送今上进京时,曾经托庇于他家,因此还算打过交道,下个帖子应该不会被拒绝。考虑到赵琇与方五姑娘交好,张氏又在名单上加上了方家几房人的名字。

赵琇不太乐意:“请方五过来就算了,再加请方太太和方五的哥哥也无妨。方大姑娘曾经陷害过我,方二、方四每次见我都是阴阳怪气的,请她们做什么?方少卿更是跟我们家完全不相识,请来也无趣。倒是冯、刘两家的姑娘可以请一请。她们的父兄我不认识,只请女眷就好了。”

张氏笑道:“既是男女客都有,哪有光请人家妻女,却对家主不闻不问的?就算人家不来,也该下个帖子,方才合乎礼数。”不过她也参考了赵琇的意见,只写了方少卿夫妻与其嫡长子方锦骐、幼女方五姑娘的名字。

赵玮看了便笑道:“方锦骐与我见过两面,倒还是个和气的,请他来应该不难。倒是方大人,听闻不大喜欢与勋贵、武将打交道,可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