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一十一章 泄露(2/4)

经一病不起了。此时不肯见宗室与众臣,就是因为伤得太重了没法见的缘故!君不看东宫都被封了门么?皇长子已经被看管起来了,皇后也被关在慈宁宫大佛堂内,只等皇帝伤情有个准信,就要做处置了。

一时间,宗室皇亲勋贵朝臣,全都恐慌起来。他们见不到皇帝,不知道传言是真是假,但若皇帝果真伤重,那就是动摇朝纲之事!更别说刺伤皇帝的还是皇后了。皇帝如今膝下只有两子,俱是皇后所出,若皇帝因皇后行刺而有个好歹,皇后的血脉又怎好继承帝位?端嫔虽有孕,离生产还早,又不知男女。皇帝连个继承人都没有,要是真有个三长两短的,国家社稷要怎么办?

别说宗室们了,朝臣就先坐不住了。当中也有不少是皇帝登基后才提拔起来的心腹重臣,他们的身家荣辱可以说都寄托在皇帝身上,是世间最关心皇帝安危的人。他们几乎是在苦求了,无论如何也要见皇帝一面。传言是否属实?皇帝伤得到底有多重?他们总要知道实情吧?

再加上晋阳王从中怂恿,乾清宫外一时群情汹涌,皇帝在殿内头痛得要死,却知道是不能再躲下去了。无奈之下,他只好命太监请了几位宗室长辈与六部尚书、尚太傅并几位大学士入殿,告诉他们,他还没死。

晋阳王不在其中。

众人确实看见了活生生的他,但心中的担忧半点没减少。皇帝眼上的伤太明显了,根本没办法掩饰过去。虽然皇帝召了太医来向众人说明,他的伤只是看着恐怖,其实眼睛没瞎,只要好生休养,就能复原的,但在座的人里信这话的,十个里也就只有三个罢了。大多数人心里都有数:皇帝的右眼看来是很难好了,只用一只左眼,肯定会加重其负担,时间长了说不定连左眼也要瞎掉。那时候该怎么办呢?皇帝根本就没有成年的皇位继承人可以支撑大局啊!

就在有人想起皇长子年纪都十三岁了。也开始听政了,好好教导一下,过得几年就可以接手大位的时候,晋阳王又抢先出面了。他再次恭请皇帝废后。因为气病婆母的罪名远不是刺杀皇帝的罪名能比的。皇后膝下二子,皇帝一旦出事,继位的就会是她的儿子,目的性太强了,已经与谋逆无异。晋阳王认为。这种行为绝对不能姑息,作为惩罚,皇帝必须要将皇后废掉,方能正视听。

皇帝气得要死。他原本还真的挺生两个儿子的气,哪怕明知道皇长子是无辜的,也要生出几分猜疑之心,把人禁足了防备着。可如今晋阳王一提废后之事,他倒改主意了。现在他再怨恨皇后,也不能废了她,一旦废了她。两名皇子就失去了嫡出身份,皇长子也不好再以嫡长子的身份立储了。万一如晋阳王所言,还要治罪两名皇子,那又有谁能成为皇帝的继承人呢?端嫔还没生产,皇帝可不相信,晋阳王会好心地等待着他能再生出一位皇子来做储君。他说不定正打着要做“皇太弟”的主意呢!

皇帝心中,此刻早把对广平王父子的那点猜忌给抛诸脑后了,现在对他来说,最需要防备的是晋阳王!

见过众臣这一面,皇帝也不理会晋阳王的请求。就命众人退下了。虽然有很多人自认为地位超然,有资格跟皇帝商量一下接下来的行事计划,皇帝也没留下任何一个人。他将人赶走后,立刻就命身边的心腹内侍去调查。皇后行刺的消息是如何走漏出去的!

应该不会是赵琇透露的。赵琇与高桢说话时,不但旁边站着人,窗子的另一边也坐着皇帝。她所说的每一个字,都被听得清清楚楚,并没有泄密之嫌。那么消息就一定是从别的渠道泄露出去的!

经过一日彻查,司礼监报了上来。却是慈宁宫东庑房里住着的一位皇考贵人,身边有个宫女在皇后行刺之后,皇帝下令封闭宫门之前,溜出了慈宁宫门。

这名宫女原是王贤妃时旧人。王贤妃死后,她宫中的宫人四散,被分配到各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