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同人:玛雅人的维秘女郎 (四)北极冰海的凛冬狂澜(3/7)

仅次于南极的世界第二大冰帽。

一片片终年白雪皑皑的高地,陡峭地耸立在海岸边,庞大的冰川慢慢移向大海。除了白色的陆地和蓝色的大海以外,偶尔映入眼帘的只有光秃秃的黑色石山,如鹤立鸡群般耸立于冰海之中。除非运气绝佳,才有可能在冰原的边缘,偶尔看到棕色的沙砾和零星几点绿色的苔藓。

整个格陵兰岛,至少有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土地,都是上述这种绝对无法住人的死寂地带,只有西南海岸深藏于两大峡湾间的绿地,勉强还能让人居住。这些狭长的峡湾深入内陆,其尽头远离寒冷的洋流、冰山、盐雾和阻碍草木生长的强风吹袭,属于相对理想的牧场,可以依靠种植牧草来饲养牲口没错,由于格陵兰岛平均一年要下九个月的雪,所以就连牧草也得靠人工种植。

至于在格陵兰岛种庄稼……考虑到这里最热的盛夏气温也不超过摄氏十度,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除此之外,格陵兰还缺乏金属、缺乏充当燃料的木材和煤炭,却从来不缺乏阻碍航路的漂浮冰山。

然而,就是这样一片绝望的酷寒土地上,几千个远航而来的维京人,却依然艰难地生存了下来,并且建立起了两个聚居地小镇。可见他们不仅是彪悍的强盗和航海者,也是优秀的农民和牧民。

为了维持生存,他们几乎有效利用了两处峡湾内每一寸尚未被冰雪覆盖的土地,用来种植牧草,喂养牛、山羊和绵羊。在格陵兰严峻的气候条件下,想要搞畜牧业远比在世界上的其它地方更加艰巨,因为只有在没有雪的三个夏季月份,才能在草地上放牧牲口,其他九个月都得关在室内的棚子里,用干草喂养。而干草必须在短暂的夏天里准备妥当。平均每饲养一头牛,一个冬天就需要几吨的干草。很显然,这么多数量的干草,都需要靠维京人岛民在短短三个月里依靠人力来收集。因此在夏秋季节,那些威风凛凛的维京战士们实际上大都在收割、晒干和捆绑冬天喂养牲畜的干草,而非像传说所言那样纵横七海、四处征战。

除此之外,光是搭建牲口棚这件事,在格陵兰就已经是一项极为艰苦的活儿。想要让牲口在格陵兰的严冬里不被冻死,就必须用石头和草皮给牲口盖窝,墙最起码得要有一米厚,才能勉强抵挡住北极凛冬的严寒。想想在冰天雪地之中,如何开凿、运输和打磨这么多的石头,真是一件令人闻之色变的苦活儿。

再接下来,各种匪夷所思的麻烦依然多得吓人,比如牲口整个冬天都待在石屋里,排出的粪便堆积如山,开春后得把这些粪便铲到外面去。冬天的牛羊以干草为食,如果干草不够,就拿海藻充数。但是牲口并不喜欢吃海藻,农民们为此必须跟牲口住在一起,忍受着满地的粪便,强迫它们进食。可即使这样,这些牲口在冬天还是变得越来越虚弱。等到冰雪渐融、大地返青,大多数的牛羊都已经虚弱到无法走路的地步,维京人还得把它们抬到户外。如果碰上特别严酷的冬天,贮存的干草和海藻在夏天青草重新生长出来前就吃光了,维京人只好将柳树和桦树的新生枝叶采下来充当饲料,以免其在石屋里饿死。

即便如此终年辛劳,光靠这些牲畜的肉和**制品,依然无法喂饱格陵兰的几千个维京人。为了勉强填饱肚子,他们还不得不驾船出海捕鱼、猎杀海豹,甚至冒险狩猎北极熊和海象即使是在生活如此简陋的格陵兰岛,也无法做到一切自给自足,必须要从欧洲或者其它什么地方进口木材、铁器、布匹和调味品,才能让他们活得勉强像是个文明人。而这就需要格陵兰岛民拿得出像样的交易品:考虑到通往欧洲的漫长海路,想要靠出口咸鱼来赚钱根本就是开玩笑,唯一能够拿得出手的东西,似乎就只有白熊皮和海象牙了。

而想要狩猎这些猛兽,手里只有长矛、鱼叉、棍棒和弓箭的维京人,往往要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