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八章 中军、收获?(文字)(2/4)


这就是南朝所谓“三随制度”,出自泰兴改新中的重要举措,就是鉴于安史之乱中,传统用身为皇家奴的宦官,来作为各路监军的各种弊端,而将传统职权极大的观军容使职分,拆分为三,分别由殿中士、随军御史,以及一名承宣宦官,共同来行驶监军的职责。

我被引进来行了个礼后,就被引导着站到一边去,只能依旧站在末班,透过人群,观望坐在白虎皮装饰帅位上的那位,处理好几件公务后,才有人点到我的名字,

“龙州团左罗有德前来应命……”

“请大帅示下……”

五军正帅刘延庆,是一个头发灰白,脸色红润,中气十足的美髯公,他头戴鹰翅金盔,看起来十分的精神硕熠,举手投足深有威严,说起话来充满了力量和后劲,让空空荡荡的佛堂中,回音绕梁

所谓五军之说,其实是马步射水加工淄的概念,他的正式官名是,行天南讨击大使,南中经略,仅次于五大行司,也可以被称为刘帅,帅臣,刘使君或是刘总戎。

“苏功曹,你来说……”

“诺……”

前排之列走出一个穿朱红武官服,两臂绣着一对飞鹄纹的人来,手捧朱册朗声道

“遇袭不乱守垒不动,记功一等三转……”

“临阵破敌奇兵队,又记功二等二转……”

“援护炮队周全……再记三等一转”

“阵前击杀叛将柳世光,别计二等一转,叛将名下赏格另叙”

叙功说完,话音一转,又开始论过了。

“冲撞友军,记二等过……”

“聚众纷扰,有损军威,再记三等过……”

“争夺敌淄,与别部隙,警惩一小过……”

最后的结论是。

“功过两下相抵,叙功一等四转,”

“其余待班师报备兵部,枢府,累行恩赏……”

“须得将请功人员名单,补备一份呈送功曹……”

这个最后的结果,所谓四平八稳,中正不倚听起来赏罚分明,有留有足够余地和操作的空间,这才是上位者的气度,我有所感叹的,自觉又到了一课

这显然不过是这位刘大帅,日常习惯处理的一件突发事务而已,但是相对其他人来说,就有点郑重其事的。

我有些昏头昏脑的出来后,在负责办理事务的一群军司佐官、属僚之中,也是各种交口称赞口鼓励“于得好”“表现不错”云云,

因为随后我才知道,在这次袭营,其实并非是我一家的个例和偶然遭遇。

作为垂死反扑,天南城中叛军一口气派出了六路人马,针对堆放工程器械的前进场地,和几处土台上的炮垒,进行决死突击,相比表现糟糕或是尤为难看的各部官军,我这一路居然能够力挫来犯,使炮垒得以保全下来。

最后遇袭四处炮垒,除了我这处安然无恙,其他几处就付出相当惨重的代价,甚至因为守卫的溃散而造成神机军覆灭,炮组被焚烧、引爆、捣毁的惨剧。两处场地,也被烧毁了大半的器材和备料。

因此这次算是矮子里拔高个,特地把我拉出来,到中军走一趟颁赏论功的榜样,鼓舞一下士气人心。

“对你们来说这份功赏还是苛严紧促了些,”

不过回去的路上,陈军侯还是不免私下对我叹息到。

“毕竟城破在即,中军多少要考虑,神威军这些正编军额的立场和态度,所以才格外快刀斩乱麻的尽快处置下来”

“可军前岂有事事周全,皆按律行的谁又能独善其身能,”

“不然要是放在前些日子,起码你们功劳不用折色多少的……”

从这里需要单独解释一下,南朝论功沿用唐制,凡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