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百一十三章 大罗 3(2/3)

这时,有人给我提醒了一个细节。

一路上相比本队所获得活畜和鸡鱼,最不济也有腊肉酱菜的补充;那些沿?派来以供差遣的民夫,吃的就有些过于寒酸和恶劣了。

居然就是水泡的苞谷渣子,或是冷掉的高粱混合黑麦团子。每个人的分量相当的有限,就这么烂糊糊的装在木碗里,看起来就连作为猪食的饲料都不如。

就连淮东临时应募的民夫也比他们好过得多,或者说我的部队驮马,自带来吃的豆粕苜蓿饼子,都比他们更像样一些。毕竟,里面还加了鱼骨粉和酿酒剩下的糟渣。

因此,居然私下有人偷偷的捡驮马吃剩散落的渣滓,来作为果腹的补充。

但这一次不巧被本地杂役头给抓住了,若不是嫌污了地方不好看为由,将剩下的惩罚拦了下来,这几个饿的铤而走险的家伙,就差点没被活活打死。

顺手裹了伤上几块饼子,然后是各种千恩万谢的稍加引导,就几乎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说了一大堆有用没用的东西。

这个小插曲,或许可以作为某种从下层开始的突破口。

不过,这个层面上的东西,就不用我太过操心了,交给底下具体的人去掌握好了。

只是当我正待对同室正在准备例行暖被窝的三枚,动手动家做点什么,好来点睡前的娱乐活动什么的,却再次听到有些不合时宜的通报。

“禀告大帅……”

“有称新城都督府长史罗佑宁者……送了一份礼单过来。”

居然既非家老罗思瑾的路数,也不是代表那位守捉使后续接触的人。安东罗氏内部,来自其他方面的意向和接触,这么快就出现了么。

但从另一个反方向说,这么快就有区别于城中掌权人的声音,跳出来和我接触,这也意味着下一任的家主对自家主城的控制力,也有些不够稳固的猜测和怀疑了……

沂州和青州之间交界,沂水支流的一处谷地中,名为安顺场的军工禁地,也迎来了全新的一天。

在铁丝网和壕沟包围起来,出入口遍布哨塔和巡兵的偌大谷地之中,露天新近树立起一座硕大的人字形铁架。铁架上是粗壮厚实的转轮和盘带,以及看起来格外沉重硕大的滑槽。

在上工的号子吹响之后,

随着炉膛前忙碌着生火加煤的一众身影,一台硕大的蒸汽机带着高大铁架上的沉重构件联动起来。一大件还蒸腾这烟气和热量,微微泛红发白的铸铁坯子被送了进去之后,就在巨大往复的冲撞之下,像是泥范一般被戳扁揉圆的,一遍遍冲击和锻打,逐渐变成了特定的大件形制。

然后沿着特制的轨道,由人推或是马拉的大板车,送到特定的厂房里去,进行退火和冷置的工艺,以消除锻造过程中积累的应力。

这就是最原始的蒸汽锤,靠水蒸汽推动的机器锤。在缩涨式气缸的带动下,锤头和汽缸的活塞杆装置联动,往复上下活动来锤制锻件。

虽然外观十分的粗狂和简陋,满是肮脏的油污和泄露的蒸汽。但却是某种工业化的重要标志。

比起传统的水力蓄能式冲机,能效不知道提高了多少。特别是针对造炮,造船已经所需的钢制大型构件而言。至于中小铸件的坯模,在往复的强大机械能之下,更是如流水一般的轻易一次成型。

只是受限于机器本身的材质和工艺,那些用作紧固的螺栓、转轮和管材、密封件,总是磨损的很快,而需要较为频繁的检查、调试和更换。

但是相比所提供制造加工上的产能和效果,却又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了。

与这个时代用的较多的前膛炮相比,淮东制式和标准之下,那些口径越大的火炮,所需组合构件的就越大,但是相应加工的精密要求,却是一点点都不见得省心一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