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零四章 太史慈的臣服(2/3)

“当然!”孙策搂着周瑜的肩膀,一脸的得意,理所当然的道:“公瑾与我乃是结义兄弟,他日征战沙场,自然兄弟同心。”

“主公乃是平定天下的不世雄主,公瑾自当效力,死而后已!”周瑜对着吴景,微微躬身,沉声道。

“哈哈,有你这个句话我就放心了。”

吴景微笑的看着两人,道:“伯符,你麾下的骑兵和水军路上需要的粮草我已经让人备好了,你们可以随时出发返回吴县,向主公复命了,主公已经命我为丹阳太守,不日我便赶赴宛陵上任了!”

孙策率兵返回吴县是孙坚的命令,不过是路过秣陵,补充粮草而已。

“舅舅,策还要在秣陵多留几日!”孙策摇摇头,道。

“为何?”吴景不解的问道。

“等一个人!”孙策眯着眼睛,双眸闪闪,一抹自信的精芒划过。

…………

三日之后,城门处,一个布衣青年,骑着一匹普通的青葱马,身后背负一柄银色的枪,披头散发,身上包扎好几处伤口,衣服也是血迹斑斑,明显是经历的过大战,看起来有些落魄,也有些凶狠。

“来着何人?”秣陵县兵守护城门的一个都伯,一看青年这个模样,立刻率领麾下的十几个兵士,把他团团围住。

“某家东莱太史慈,要见你们的将军,孙策!”布衣青年伸手拨了拨垂头发,露出了一张俊朗而有些苦涩的脸庞。

太史慈一双深邃的瞳孔,看着十几个秣陵的县兵,他感觉自己这一刻,比当初落在孙策手中还要狼狈。

他之所以愿意和孙策打赌,那是因为他一直都很相信刘繇,就算刘繇一直没有重用他,他也认为刘繇是在培养他,考验他。

他从青州不远万里来投靠刘繇,除了一份恩情,心中也认为刘繇能做一番大事情。

不过很快,他就知道,自己是错的,都错了。

自从孙策把他给放了之后,他没有投靠樊能,因为他知道樊能不会用他,所以直接返回的九江,直接面见刘繇,然后把芜湖之战的前前后后都详细的禀告了刘繇,包括孙策把他给放了,除了那个赌约,他缄口不言之外,其他的他都坦言了。

太史慈虽然不相信孙策的话,但是心底之中多了一份顾虑,所以他保留了和孙策的那个赌约。

刘繇一开始只是愤怒,虽然有些怀疑他,但是并无押解之意,还安慰了他一下,告诉他,他很相信他,太史慈自然感动了。

不过随后几天,太史慈突然的发现自己身边多了好几个探子。

太史慈知道这是刘繇的探子,有些失望,不过也没有在乎,毕竟张英战死了,而他却安然无恙的回来了,这就算是刘繇的谨慎吧。

随着张英的尸首被孙策送过江来,然后樊能战死宛陵的消息也传了过来,刘繇坐不住了,直接爆发,把气都撒在了太史慈的身上,二话不说就把他下的大牢,还认定他是孙策的探子,要在九江的大军面前,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太史慈一下子愣了,感觉晴天霹雳,他这么也没有想到刘繇居然要杀自己。

最后,他在牢中,万念俱灰,面临绝望的时候,幸得有人出手相救,他才能凭借着一声强大的武艺,死拼的杀出大牢,逃出寿春。

…………

秣陵的县衙,后院,孙策卸下盔甲,一袭袍,神色有些凝重,心不在焉的,寿春已经传来的消息,太史慈逃出了寿春,但是他在秣陵已经等了三天了,太史慈却还不见人影。

“难道是自己信错的太史慈?”

孙策眯眼,他对太史慈的器重不仅仅是因为太史慈武力过人,还是因为太史慈身上有一种忠肝义胆,他相信太史慈是个一个守信的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