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一章 荆州行 四(2/5)

之,君为轻!”

“天下江山,君可换,民不可换,一朝之君主,当把百姓放在第一位,民心若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孙权的朗朗之声音,很坚定,很实在,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能牵动一众士子的心情。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这是圣人荀子的观点,也是儒家的学识,但是能理解的不多。

从孙权的口中得到这一句话,倒是让不少人感到有些欣慰,包裹在山顶的三个大儒。

大汉几百年,君先民后,已经至少成为的一个习惯,想要一丝扭转过过来,自然有些难,不过认同孙权这个观点的人也不少,至少鹿门山书院的学子有些人已经开始沉入的深思之中。

“石韬今日受教了,若是在为难公子,此乃罪也,公子,这边请,三位先生,在山顶,恭候大驾!”

石韬闻言,双眸露出了一抹精芒,面容之上有一抹舒展而开的笑容,躬身,让开了一个位置,然后拱手,道。

“孙仲谋在此,多谢诸位仁兄让路。”

孙权微微一笑,如沐春风,对着诸位,直接抱拳,然后道:“吴国和楚国,虽分属两国,但是士子无国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吴国的钟山书院和江东书院,欢迎汝等前去交流,彼此的学识,竞争才能得到不足,才能得到进步,以文章论英雄。”

来的就不要回去了。

这是孙权心中的想法,鹿门山书院虽然隶属楚国,但是刘表对于书院的投资和掌控,都太薄弱,不然诸葛亮和庞统这两个骄子不会一个投了刘备,一个投了江东。

这些人才若是能去吴国,绝对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公子盛情,吾等岂可推辞。”

石韬孟建崔均三人闻言,目光瞬间闪亮,连忙恭敬的行礼,拱手道。

在他们的心中,孙权这是踩了他们的场子,他们自然也希望他们能去钟山书院或者江东书院交流交流。

“某在江东,恭候诸位大驾!”

孙权微微的一笑,然后扬长而去,直奔书院的山顶。

鹿门山,不算是一座高山,和江东书院的小山坡差不多,比之钟山书院所在的钟山的规模,差太远了,不足一刻钟,孙权就来到了山顶。

“学生孙权,拜见三位先生!”

孙权在一个鹿门山书院的学子带领之下,走进的一个压制的凉亭,凉亭之中坐着三人,三人的年纪都不小了脸庞带着皱纹,白发丛生,但是精神奕奕,目露精芒。

这三个人,吴国锦衣卫收集的天下名人之中都有他们的画像,孙权都曾经从画像之中见过,一个是司马微,一个是庞德公,一个应该是就是诸葛亮的老丈人,黄承彦。

三人可谓是荆州士林的老大,领头人,每一个都是一等一的大儒。

“呵呵,孙仲谋汝今日表现不错,康成兄有一个好弟子,请坐!”司马微抬头,微微一笑,打量了一下孙权,对凉亭之中的一个空位,道。

“有三位先生之前,弟子岂有座位,弟子站着,恭听教诲!”孙权面对熟悉的蔡邕可以没大没小,面对郑玄,可以嬉皮笑脸,但是面对这三尊楚国大儒,不可没有礼貌。

这可是关乎吴国士林的脸面,丝毫不能有半点的疏忽。

“天下都在传言,孙仲谋乃是一个嚣张跋扈之辈,今日一看,传言不可信也!”三人目光看着孙权,一个个露出的笑容,明显很满意孙权这个态度。

“呵呵,仲谋岂敢在先生面前放肆!”

孙权今日前来,其实就是无聊的透顶,不过想要看一看历史上这几个诸葛亮调教出来的大儒,到底如何,这三人不说学识,气度果真不凡。

这三人对孙权这个少年其实也十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