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六百五十章 大吴变法之程普的选择(3/3)

划孤已经做好,你只要按着计划实施就可以了!”

孙权让曹阳把一份秘密的卷宗交给程普,然后道:“叔父,汝记住了,最重要的,还是选人,军机大臣孤初步立为十数之人,他们将会主宰将来吴国兵马的调动权,任何一个都会影响吴国的未来!”

“某明白了!”

程普看着卷宗,沉重的点点头。

把程普送去宫去之后,已经是夕阳下山了。

这时候孙权的精神才松弛下来。

搞定了程普,对他来说,是一个意外之喜。

这将会为军方改革破开一个大障碍,只要吕布和赵云在荆州的动作快一点,把荆州大营这个榜样迅速的竖起来,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在孙权的心中,改革军方制度是必须。

如今吴军是承接着汉朝留下的军队制度,太过于落后,而编制很臃肿,不说重号将军以上的高级将领,就是偏将军以下的军队制度,残差不齐。

校尉,军候,是军方之中最主要的将领阶层,但是地方不同,领兵数量有很大的差距,有些军侯麾下兵马数千,有些的校尉却只有几百将士。

下面的就更乱了。

而且因为各方各面也不够健全,在战斗的时候,将士也发挥不出全部的战斗力。

当然,孙权引用了现代化的军制,也未必合适于这个时代,毕竟,这是古代,是民智未开的封建时代。

只不过,他认为,吴国的路既然已经走先了一小步,那么他就不介意迈开一大步,走在时代的最前沿。

孙权做个决定的时候,不否认是有些头脑发热的。

也许在他心中,过于熟悉了这一种军方制度,所以在他考虑改革吴国军制的时候,第一个就想到了这一个制度。

有了个念头,一发不可收拾。

如果是参照的时代性的话,这个历经现代史,比较完善军方制度出现在吴国,看起来多多少少有些不伦不类的。

让各方将士接受起来,也是一个难度。

“曹阳,派心腹给孤秘密送一份密函去荆州,交给赵云!”落日映照之下,孙权趴在御书房的书案之上,迅速写了一封信,然后火漆起来,递给曹阳。

荆州的事情闹的太欢了,程普不过是第一个跑出来反对了,后面肯定有不少人持反对票。

这事情必须要速战速决。

“诺!”

曹阳接过信封,匆匆的走下去。

“如今一切都在顺利之中,就看北疆的战役能不能在最短的时间落幕。”

孙权细细的斟酌了一番,喃喃的道。

北疆战事,越早落下了帷幕,对于他如今实行的大吴变法,就越有利,而北疆战事拖得越久,反而会给他主导的大吴变法增加压力。(……)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