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九十四章 北地商会(1/4)

十二月,风雪之中,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

在这段时间之中,孙权也没有什么心情去观赏幽州的风光,他很忙碌,整个人忙碌的一塌糊涂,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

虽然幽州都督府和幽州大营的大致架子都已经搭起来,明确的军政大权的领导者,但是他必须亲自去调配人员。

人员配置是一个很大的麻烦。

幽州大营的每一个师长,幽州都督府的每一个郡守,孙权都有亲自过目,一一审核。

放在边疆的大将或者郡守,每一个都是至关重要了,若是不能了解,他都不敢去用。

最重要的是,吴国如今的新政,改变的不仅仅只是编制而已,还有有一个很大的改变,军政分家!

无论是承接着昔日大汉的制度,还是孙坚留下的制度,在军政方面,一直都是融合了,界限很朦胧,很模糊。

不少身居高位的人,既统军,有管政,一把手,掌控军权和政权,就等于一方诸侯。

这对中央的长期统治,带来很大的麻烦。

一个手握重兵的诸侯,再管理上民生,有兵有钱,自然而然就膨胀起来,就算再忠心的人,没有了压制,很容易就诞生野心。

一个领兵大将,有了野心,他就会想要独立,就会不服从中央统治。

所以,吴国变法的同时,孙权很强调军方大将和民生管理官吏的界限。

如今他建立七大军营。就是把军方隔离出地方。

七大军营是接受军机处和兵部的直接统领,和地方上没有关系。

不过在幽州,情况却不一样。军阵方面却是不能分的太清楚,虽然如今全国的军政分治的格局基本上已经清晰。

但是一些镇守边疆的人,需要给他足够的权利。

幽州大营和幽州都督府建立之后,孙权考虑的很久,最后选择了让黄忠挂了幽州都督府都尉的虚职。

需要是虚职,但是有了这个虚职,一旦到了最关键的时候。黄忠可以申请,幽州进入军管。

幽州毕竟是吴国的边疆之地。三面环敌,驻守在边疆的兵马虎视眈眈,最重要的是,距离金陵城有些远。一旦开战,不能束手束脚。

孙权在蓟城脚跟不着地,一连十来天的努力之下,幽州的改革算是上了正轨,这时候,也是孙权要返回金陵的时候了。

他不能在北疆久留。

家里什么情况,他还不清楚呢,出来两个多月的时间,虽然说他很放心张昭周瑜等人。但是多多少少有些担心某些人会不会坐不住。

十二月十八日,孙权率兵,带上孙河和潘凤。离开蓟城。

——————————————————————

十二月十九日,清晨。

平津港口。

这是幽州第一港口,位置在后世的天津一带。

这一个港口,是昔日江东和幽州交好的时候,孙权和公孙瓒之间联手,打造出来一个江东连接幽州的重要港口。

这里的繁荣。堪比于沓氏港口。

不过沓氏港口以军港为核心,而平津港口。却是一个纯碎的商业港口,港口来来往往的都是商队,停泊的都是商船。

站在港口前,能看到一排排无边无际的商船停泊在的岸边。

在海湾口,连绵一片的深港码头之上,小雪飘飘,但是卸货搬货的汉子在这冰天雪地之中,干劲十足,气氛热火朝天。

平津市集,依靠着平津港口形成的市集,这个幽州最风靡的市集,这里集合了天下南北的货物,也集合了天下南北的商人,繁荣不亚于金陵的第一市集秦淮河市集。

市集的左侧,有一栋奢华的大宅,大宅占地庞大,连绵十几栋楼房很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